您的位置:首頁

黃體功能不全與習慣性流產

大約有35%~40%的重複性流產是由黃體功能不全所致。

【病因】

1.卵巢卵泡發育不良, 黃體形成缺陷, 與血中FSH不足或缺乏和血中雌、孕激素比例過高, 血中沒有出現足夠高度的LH峰值有關。

2.黃體期子宮內膜分泌延遲改變或分泌期不完全, 于宮內膜的孕激素受體不足導致子宮內膜對孕激素的效應差。

3.內分泌異常, 如高泌乳素血症, 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4.子宮內膜異位症。

5.其它:如因人流後及醫源性結紮等。

【發病機制】

正常妊娠時卵子在受精後5~7d開始在子宮內膜植入著床, 滋養層細胞開始分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HCG刺激卵巢黃體繼續發育長大,

成為妊娠黃體, 使孕酮持續產生。 妊娠6周起黃體功能衰退時, 胎盤滋養細胞合成孕酮開始。 故妊娠6~7周時最易發生流產。 如黃體功能不全包括黃體壽命縮短, 以及黃體分泌功能低下, 以至孕酮分泌量不足, 子宮內膜的分泌反應不良或早期妊娠後蛻膜反應不良, 造成孕卵不易著床或著床後孕卵發育受到影響, 導致流產。

【診斷】

黃體功能不全主要表現為月經週期縮短但經期正常, 經量正常或稍多, 伴自然流產史。 常需依靠輔助檢查確診。

1.基礎體溫測定(BBT) 雙相體溫的高溫期持續日數少於12d, 平均升高溫度低於0.30C, BBT曲線圖呈“階梯樣”緩慢上升, 均提示黃體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