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常識

健康常識

令人窒息的朝韓“北方界線”

海灘上韓國士兵走向一架飛機模型, 韓國方面使用該飛機偵測北方地區行動。

66歲的韓國漁民Kim Ho-soon(左)與朋友等待離開白翎島的準許令。

66歲的韓國漁民Kim Ho-soon將潛水離開白翎島, 一艘韓國輕巡洋艦從她身邊經過。

2010年遭炮擊的墻體附近出現一幅涂鴉作品。

邊界鐵絲網上掛著的警告標志。

韓國白翎島, 防御工事附近走動的居民

海灘上的地下防御工事。

韓國白翎島, 游客在一家餐館內碰杯喝酒。 白翎島據首爾較近, 是一座高度軍事化的小島, 島上居民日夜擔心朝韓雙方再起沖突。 白翎島位于朝韓北方界線上, 是南北沖突的集中區域。

韓國白翎島, 掛在繩索上的魚干。

韓國白翎島,游客在海灘上拍照。

韓國白翎島,海灘上安置的反登陸木樁。

白翎島位于朝韓北方界線上,是南北沖突的集中區域。

韓國船只驅趕在近海作業的朝鮮漁船。

韓國延坪島,島上老年居民做早操鍛煉身體。

韓國士兵在鐵絲網附近巡邏。

手機定位裝置上顯示手機主人所在的位置(屏幕右側藍點)。

墻體上的電話寫著“叛逃者熱線”。

韓國延坪島,韓國軍事人員在海灘上集結。

透過鐵絲網可以看到遠處的朝鮮島嶼與船只。

一名男子手指一座紀念碑,后者系為“天安艦事件”中46名遇難韓國士兵而立。

66歲的韓國漁民Kim Ho-soon擺動潛水頭盔,她將潛水離開白翎島。

從延坪島返回韓國大陸的士兵在船上熟睡。

韓國兒童在坦克前玩耍。

韓國士兵使用望遠鏡觀察海面。

韓國延坪島,游客觀看有關2010年延坪島炮擊事件的3D紀錄片。

一只韓國士兵仿制品時刻就位。

韓國白翎島,游客在海灘上拍照。

韓國白翎島,海灘上安置的反登陸木樁。

白翎島位于朝韓北方界線上,是南北沖突的集中區域。

韓國船只驅趕在近海作業的朝鮮漁船。

韓國延坪島,島上老年居民做早操鍛煉身體。

韓國士兵在鐵絲網附近巡邏。

手機定位裝置上顯示手機主人所在的位置(屏幕右側藍點)。

墻體上的電話寫著“叛逃者熱線”。

韓國延坪島,韓國軍事人員在海灘上集結。

透過鐵絲網可以看到遠處的朝鮮島嶼與船只。

一名男子手指一座紀念碑,后者系為“天安艦事件”中46名遇難韓國士兵而立。

66歲的韓國漁民Kim Ho-soon擺動潛水頭盔,她將潛水離開白翎島。

從延坪島返回韓國大陸的士兵在船上熟睡。

韓國兒童在坦克前玩耍。

韓國士兵使用望遠鏡觀察海面。

韓國延坪島,游客觀看有關2010年延坪島炮擊事件的3D紀錄片。

一只韓國士兵仿制品時刻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