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牙科專家解開常見洗牙誤區

社會進一步發展, 人們的經濟水準不斷提高, 對自己各方面的健康要求也提高了。 而近年來, 人們對牙齒的關注程度提高了。 人們對牙齒的關注程度是越來越高, 也越來越注重牙齒的美觀了。 所以, 這幾年, 中國的牙科發展也比較普遍了。 為了牙齒的美觀, 很多人都想去洗牙, 但是有一部分人卻遲遲不敢行動, 原因只是因為對洗牙不瞭解, 或者是對洗牙存在著誤區。

就醫學上來說, 醫生用器械除去附著在牙齒上的牙石和菌斑, 這種方法叫做潔治, 俗稱潔牙、洗牙。 洗牙與牙齒脫色不同, 洗牙並不能使牙齒本身變白,

而是維護牙周健康的一種保健治療措施。 但洗牙後, 由於除掉了牙齒上的污垢, 看起來牙齒清潔乾淨, 口腔感覺也會輕鬆舒適。

洗牙傷牙?刷牙就不必洗牙?誰都可以洗牙?錯! “洗牙?又磨又鑽的, 可傷牙啦!” “每次洗牙都流血, 我以後可不敢洗了。 ” “我平常很仔細刷牙, 還有必要洗牙嗎?” …… 醫師說, 洗牙觀念已經漸被接受, 但門診中仍發現不少病人對洗牙仍然存在如洗牙傷牙、洗牙就是美白牙齒等諸多誤解。

誤區一 刷牙就不必洗牙 專家:刷牙、洗牙都要做好 誤解:平常一日1-2次刷牙, 每次刷牙3分鐘左右, 刷牙做到位了, 就不必洗牙了吧?正解:刷牙和洗牙應該都要做好。 刷牙是口腔日常個人護理的重要方法,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把牙齒裡外都刷乾淨,

牙縫的位置更難刷乾淨, 特別是沒有使用牙線習慣的人, 牙齒的“垃圾”會很多。 此外, 即使刷了牙、用了牙線, 很多細菌也會附著在牙齒表面和牙縫形成牙菌斑, 只有洗牙才能徹底清除。

誤區二 洗牙就是磨牙 專家:牙石是被震碎不是磨碎 誤解:黎小姐很注重個人形象, 知道洗牙能防牙病, 但她問:“洗牙就是磨牙, 每年一次, 那我的牙不是更容易爛?”

正解:醫生說, 洗牙用的是超聲波儀, 由於會發出類似牙鑽的“吱吱”聲, 病人常以為洗牙就是鑽牙、磨牙。 而實際上, 洗牙的原理是用超聲波震碎牙石, 並非磨掉牙石, 因此對牙齒本身並無傷害。

誤區三 牙縫越洗越大 專家:是牙周病讓牙縫變寬 誤解:“每次洗牙後,

都發現牙縫變大了!”看著鏡子裡自己那排剛洗完的牙, 簡先生疑惑地問醫生。

正解:“洗牙本身不會讓牙縫變大, 令牙縫變大的原因與牙周不健康有關。 ”醫生稱。 她指出, 很多人洗牙過後會發現牙縫寬了, “沒洗牙前, 很多牙石堆在牙縫處, 導致牙周炎或爛牙, 牙周炎會使細細的牙根外露, 看上去就像是牙縫變寬了。 ”她解釋。

誤區四 洗牙一定會出血 專家:牙齦炎導致洗牙出血 誤解:小潔洗完牙後驚訝地說:“這回洗牙怎麼沒出血?上回我可是流了不少血呢!”醫生告訴她, 上次洗牙流血是因為牙齦炎, 現在衛生做好了沒牙齦炎了, 自然就不流血了。

正解:專家指出, 牙齒中的牙菌斑鈣化而成的牙石附在牙齦緣等部位, 導致牙齦炎。

洗牙清除牙石後, 炎症部位外露出血。 洗牙清除了牙石, 牙齦炎可慢慢痊癒。 而牙齒衛生做得好、牙周健康的人, 洗牙是不會出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