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百合有哪些藥理作用

雖說百合的主要應用價值在於觀賞, 但是有些品種的百合還可以可作為蔬菜食用和藥用, 現代藥學研究發現百合還是養胃抗癌的佳品呢。

中醫學認為, 百合味甘微苦, 性平, 入心、肺經, 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 可用於熱病後餘熱未消、虛煩驚悸、神志恍惚和肺癆久咳、咯血、肺膿瘍等症;或因過食煎、炒、油炸食品後覺得燥熱時食用。 著名成方“百合固金湯(丸)”是治療肺傷咽痛、咳喘痰血等症的名方, 即以百合為主藥, 配伍生熟地、麥冬、貝母等。 目前中醫常用百合組方治療口腔潰瘍, 白塞氏綜合征, 慢性咽喉炎、肺結核等,

辨證得當, 確有良效。

通過對百合的化學成方研究, 發現百合含秋水鹼等多種生物鹼和蛋白質、脂肪、澱粉、鈣、磷、鐵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 有良好的營養滋補之功, 特別是對病後體弱、神經衰弱等症大有裨益。 一般可用鮮百合120克, 和蜜蒸軟, 時時含1片食之。 或以新鮮百合數個, 搗汁, 沖以溫開水飲服, 也可煮食。

通過對百合的臨床藥理研究發現, 百合治療胃痛效果明顯, 例如鬱熱型胃脘痛, 用百合、蒲公英各20克, 30克, 烏藥、炒青皮、炒五靈脂各10克, 每日1劑, 水煎, 晚飯後頓服;劇痛者上、下午各服1劑。 近年來的研究進一步揭示:百合所含成分對實驗性小鼠肉瘤-180、宮頸瘤-14有較強抑制作用, 還可顯著抑制黃麴黴素的致突變作用,

臨床上常用於白血病、肺癌、皮膚癌、鼻咽癌、乳腺癌、宮頸癌的輔助治療。 尤其是手術、放療後出現體虛乏力、口幹心煩、乾咳痰少以及咯血、身有虛熱、心悸失眠等症者, 再調入適量糖或蜂蜜, 晚餐或午後服食。 常服有潤肺清心調中之效, 可止咳、止血、開胃、安神、有助於增強體質、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緩解放療反應。

百合入藥最早收載於我國第一部藥學著作漢代的《神農百草經》, 是夏季清涼解暑的上品, 其中宜興百合更是上上之品。 若能經常服用百合, 可達到強身健體, 延年益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