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疾病

脊膜膨出手術成功率

脊膜膨出其實在很多孕婦的身上都會出現, 但是很多朋友並沒有對其進行瞭解而已。 在胎兒時期的時候, 其實脊膜膨出就已經會出現的, 但是一開始出現的時候並不會有明顯的症狀, 症狀會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而日益顯露, 到了滿月的時候, 就要及時進行治療了。

其實, 儘管脊膜膨出在胎兒時期就已經形成了, 但孩子出生後, 多數不會短期內出現症狀。 只是在生長發育過程中, 由於脊膜膨出患兒的脊髓、脊膜等組織從脊柱裂孔膨出, 並與膨出物相連(即脊髓栓系), 脊髓生長速度較脊柱的生長速度慢, 所以存在脊髓栓系的病人脊髓就會逐漸拉長。 加上脊髓在胚胎發育時就沒有生長在正常的位置(即脊髓圓錐低位), 這種牽拉就會影響脊髓的功能從而出現症狀。 特別是腰骶段的脊髓, 該處主要負責大小便和下肢的運動、感覺功能。 該處發生脊膜膨出,

就會導致孩子逐漸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下肢運動障礙或者畸形、後背長“小尾巴”等症狀。 而且,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 這些症狀還會加重。

因此, 這樣的孩子出生後, 不管有沒有出現明顯的症狀, 都要積極檢查、評估和治療, 一般滿月後就要及時手術了。

脊膜膨出手術就是將膨出的脊髓、脊膜等組織回納到正常位置, 修補脊膜;若孩子同時還有脂肪瘤、脊髓栓系, 手術還要盡可能切除脂肪瘤、松解栓系。

可是, 孩子那麼小就要上手術臺, 不免令家長心疼。 如果孩子還沒有什麼不舒服, 後背也沒有明顯的包塊、“小尾巴”樣的隆起, 等孩子長大一點、或者出現症狀了再手術也不遲吧。

如果在沒有出現症狀前就手術, 那麼及時回納膨出的脊髓脊膜、修補脊柱裂孔, 並解除栓系, 可以防止脊髓受到損傷, 獲得較好的療效, 甚至能夠和一般的小朋友那樣學習、玩耍。 而如果等到孩子長大了甚至已經出現症狀了再手術, 那麼此時脊髓功能的損傷已經比較嚴重了, 僅僅通過脊膜膨出手術, 只能防止病情加重, 卻無法修復已經出現損傷的脊髓。

除了手術時機會影響手術效果, 影響療效的主要因素還包括術前脊髓、脊膜膨出的程度, 脊髓圓錐的位置等。 當然, 術後良好的營養供給、充分的功能鍛煉, 對孩子的恢復也很重要。

術前的脊髓脊膜膨出程度越嚴重, 或者脊髓圓錐位置過低, 脊髓功能的損傷程度就會越嚴重, 術後的恢復效果就不會太理想。

比如, 只有單純的脊膜膨出, 而脊髓生長位置正常, 通過手術及時修復脊膜, 解除栓系, 維持脊髓圓錐的正常高度, 那麼術後的恢復情況就比較理想。 而對於脊髓脊膜膨出, 若膨出物非常多, 甚至脊髓與脊膜發生粘連、脊髓圓錐位置過低的患者, 術後恢復效果就不好。

而且, 對於合併有脂肪瘤的孩子, 手術過程中還要將脂肪瘤切除。 儘管脂肪瘤一般難以切除乾淨, 很容易復發, 但是脂肪瘤的殘留不會太影響術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