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疲勞頭暈可能是脫水了 外媒盤點10大易引起脫水原因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外媒2月28日報道, 脫水, 顧名思義即身體失去水分。 當人體消耗的水分大于攝入的水分時, 身體便會出現脫水癥狀。

美國梅約診所表示, 成年人脫水的癥狀包括極度口渴、尿少、排深色尿、疲勞、頭暈、意識模糊等。

人盡皆知脫水由飲水不足或運動后大量出汗引起。 但是還有一些情況下, 人們不經意間就容易脫水。 定時飲水或飲用含電解質的飲料能夠為身體補充適量的水分。 下面十條有可能導致脫水的因素, 看看你中招了嗎? 

飲酒

平日里, 大腦負責控制腎臟何時排尿、何時終止。 但是飲酒時, 大腦無法正常向腎臟傳達信號, 喝酒越多, 大腦受到的干擾越大。 所以相比飲用不含酒精的飲料, 飲酒時流失掉的水分更多。 根據澳大利亞媒體ABC科學(ABC Science)的報道, 正常情況下, 每小時腎臟會排出60至80毫升尿液, 而每喝一杯酒, 腎臟會額外產生120毫升尿液。

藥物

美國互聯網醫療健康信息服務平臺WebMD表示, 一些藥物會導致脫水, 例如利尿劑、輕瀉劑和化療藥物等。 心臟病患者或有血壓問題的患者經常服用的藥品利尿劑, 作用就是去除體內鹽分和水分。 另外長期或頻繁服用輕瀉劑也可導致身體缺水。 化療藥物, 由于嘔吐、腹瀉和出汗等副作用, 也會引起脫水。

高鈉食物, 諸如罐頭湯、凍肉之類的加工食品, 也是引起脫水的罪魁禍首之一。 美國《大眾科學》解釋道, 這些食品含有很高的鹽分會讓人感到口渴, 此時若飲水不足, 就會導致 “身體其他細胞被強迫沁出水分”, 這樣一來, 脫水就無可避免。

乘飛機

根據美國健康信息技術公司Everyday Health的說法, 飛機上的濕度很低, 大約只有10%~20%, 所以很可能導致人體內外都處于缺水的環境中。

再加上很多人喜歡喝些酒精飲料來平息乘飛機時的緊張情緒或幫助入眠, 脫水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喝水加潤膚才是正確的應對方法。 但是一些人為避免上廁所會刻意控制進水。 為了避免身體脫水, 或許你可以多喝點水, 哪怕稍稍打擾到旁邊的乘客。

月經

Everyday Health還表示, 女性在經期由于出血會流失更多水分, 從而導致脫水, 身體也會感到虛弱。 多喝水或者含有電解質的飲料可以緩解這樣的癥狀。

壓力

根據美國健康信息媒體HuffPost Life的說法, 壓力的影響十分深遠, 會消耗體液。 經常處于壓力狀態下, 會導致腎上腺透支, 產生大量應激激素, 從而影響腎上腺產生醛固酮, 以引起脫水。 醛固酮的作用是調節體內電解質和體液的水平。

高海拔

美國期刊《野外醫學》(Journal of Wilderness Medicine)上寫道, 暴露在海拔高的地方會導致缺水。 無論是行動還是休息時, 海拔越高, 呼吸越快越劇烈, 而隨著濕度逐漸降低, 汗液蒸發越來越快, 身體就會失去更多水分。 此外, 美國高海拔醫學研究院(Institute for Altitude Medicine)認為在高海拔地區, 每天要比平時額外飲用1升至1.5升水。

蔬果攝入不足

一些水果和蔬菜的含水量高達90%, 將這些蔬果加入到日常飲食中, 可以有效防止脫水。 根據美國私營健康信息供應商Healthline的說法, 含水量最多的水果包括西瓜、草莓、哈密瓜和桃子, 蔬菜則為黃瓜、生菜和西葫蘆。

母乳喂養

美國健康主題雜志《Health》認為, 母親在進行母乳喂養時, 體內的水分會輸送到孩子體內。

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 比如電解質等。 這部分的流失會引起母親體內缺水。 此外, 還有可能導致母乳分泌不足。

嘔吐和腹瀉

美國互聯網醫療健康信息服務平臺WebMD的報告稱, 無論是過度飲酒、食物中毒抑或是胃病引起的, 嘔吐和腹瀉都會導致身體缺水。 若還伴有發燒癥狀, 情況更加危急, 因為發燒時身體會出汗。 如果無法大口喝水, 應盡可能多地小口啜飲, 或口含小塊冰塊以為身體補充水分。 若還伴有皮膚干燥、頭暈或尿液呈深色等癥狀, 則需就醫診治。

年紀增長

美國約翰繆爾醫療中心稱, 年齡越大, 越不容易感到口渴, 腎臟也越不易保存體內水分。 因為口渴的感覺不像往日那么強烈, 年紀較大的人或許意識不到疲勞是由脫水引起的。

所以隨著年齡的增大, 即使沒有感到口渴, 也要多喝水。

咖啡因

咖啡因, 尤其是清晨喚醒咖啡, 堪稱溫和的利尿劑, 會讓人突然想要排尿, 甚至排便, 簡直猝不及防, 甚至要沖向衛生間。 然而, 研究發現咖啡因導致脫水這一說法是錯誤的, 原因是適量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時攝入的水分抵消了由于咖啡因本身流失的水分。 (實習編譯:董瑾 審稿: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