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10種內向的人與外界溝通的方式

內向者和外向者表面上看沒有差別, 但如果你觀察他們對生活的日常事件作出反應方式, 就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差異。

例如,

上個月, 作家梅麗莎·達爾的最新科學研究發現:《我, 自己和我們——性格科學和幸福感的藝術》, 它表明, 內向的人在重大會議或重要事件之前能夠更好的避免興奮。

此外, 漢斯·艾森克和西北大學的威廉·雷維爾的理論解釋說:在指定環境下, 內向著和外向者的警覺性和反應能力生而不同。 內向者的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的物質可能會使他感到不知所措和疲倦, 而不是興奮和積極參與。

2012年, TED的講座題為“內向者的力量”的作者蘇珊·凱恩, 在她對內向的定義中重申了這一點, 並解釋說, 該特徵與“害羞不同”。

“羞怯是對社會判斷的恐懼, ”凱恩說, “內向更多的是你如何應對刺激, 包括來自社會的刺激。 所以, 外向者渴望大量的刺激, 而性格內向者覺得在更安靜自我的環境中,

自己才活得更真實, 最通透, 能力最強。 ”

不用多說, 儘管三分之一的人口擁有內斂的氣質, 現在我們大多數的社會結構歡迎前者:開放的辦公空間, 響亮的酒吧, 教育系統。

與外向者相比, 內向者與外界溝通有10種方式。

他們淡出人群

“進入20世紀後, 我們進入了一個歷史學家稱之為新文化個性時代, ”該隱在TED演講中說到, “我們已經從農業經濟發展到大企業時代, 突然從小鎮到了城市, 而是一起工作的人是一群陌生人。 ”最終內向者會感覺邊緣化, 寧願待在人群以外的任何地方。

深層次對話

雖然大多數外向者通過閒聊互動, 但內向者經常對這種放鬆方式感到不安, 通常內向的人承擔著安靜聆聽者的角色。

就像《內向者的方式:在嘈雜的世界中過著平靜的生活》的作者索菲亞所說, 性格最終歸結於一個人如何接收(或不接收)他周圍的能量。 相反, 內向者更喜歡深入的對話, 這種對話常常含有哲學思想的光輝。

成功地登上舞臺

詹妮弗博士說, “至少有一半思考人生意義的人是內向者”。 事實上, 一些最成功的表演者都是性格內向的人。 對他們來說, 站在成功的登上大舞臺遠比閒聊容易得多。

他們容易分心, 但很少覺得無聊

如果你正在試圖摧毀一個內向者的注意力, 只需把他們放到使他們過度刺激的處境就可以達到目的。 由於內向者對其周圍環境很敏感性, 有時在人流量大、開放的辦公空就已經讓他們不堪重負了。

然而, 當他們在和平與寧靜的環境下, 他們可以花幾個小時在他們的愛好或新書上, 這段閒適的時光讓他們充分放鬆和充電。

他們更注重細節, 偏愛孤獨的職業

內向者喜歡花時間獨處或與小團體在一起, 深入鑽研任務, 積極制定決策和解決問題。 因此, 在他們感到舒適的工作環境中, 他們能夠把事情做得更好。

被人包圍時, 他們習慣靠近出口

性格內向者不僅在擁擠的地方感覺身體不適, 也儘量靠近邊緣來調解的不適感。 他們會想各種辦法避免被包圍在人群中。

三思而後行

性格內向者愛當聽眾的習慣往往為他們自己的賺得聲譽。 他們不是不願意說話, 安靜和害羞的行為意味著, 當他們說話時,

他們的話語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是擲地有聲的。

比外向者更不被外界環境影響

2013年發表在《神經科學》雜誌前沿的研究發現, 外向者和內向者大腦的“獎勵”機制完全不同。 外向者往往因周圍環境刺激多巴胺從而自我感覺良好, 但是, 內向者往往沒有這種轉變。

受不了煲電話粥

內向者選擇性接聽電話。 鈴聲迫使他們轉移在當前的專案或想法的注意力, 此外, 煲電話粥需要閒聊, 這是性格內向者竭力避免的行為。 相反, 性格內向者會讓來電轉到語音信箱, 當他們有足夠時間和注意力的時候, 他們會一一解決問題。

獨處時基本斷絕與外界的聯繫

“對某些人來說, 獨處與空氣一般不可或缺。 ” - 蘇珊·凱恩

每一個內向者對刺激都是有限度的。

《赫芬頓郵報》博主凱特解釋得很好, 她寫道, “假設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杯能量可用, 對於性格內向者來說, 社交只佔用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我們大部分人很樂意消耗這杯能量。 雖然, 杯子空了之後, 我們需要一些時間來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