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倒水蓮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四川中藥志》

【拼音名】Dào Shuǐ Lián

【英文名】Omei Meadowrue

【別名】金雞尾

【來源】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峨眉唐松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halictrum omeiense W.T.Wanget S. H.Wang

採收和儲藏:秋季來集全草,

洗淨, 曬乾。

【原形態】峨眉唐松草, 多年生草本, 高50-80cm。 全株無毛。 根狀莖短, 有多數細長的鬚根。 莖直立, 有分枝。 葉互生;基生葉和莖幹部葉均具長柄, 柄長10-12cm, 基部具鞘;托葉與鞘同長, 寬1-2.5mm;葉片長16-25cm, 小葉堅紙質, 倒卵形、菱狀倒卵形或寬卵形, 長3-6.8cm, 寬2-5cm, 先端圓, 基部寬楔形, 3淺裂, 有粗圓齒, 上面脈平, 下面脈隆起, 網脈明顯;莖上部葉較小, 有短柄。 花序近圓錐狀, 多回兩歧狀分枝, 有較密集的花;花兩性, 花梗長4-5mm;萼片4, 花瓣狀, 倒卵形, 長約3mm, 寬約2mm, 白色或淺粉紅色, 早落;雄蕊多數, 長2-5mm, 花絲上部比花藥窄或近等寬, 下部絲狀, 花藥長橢圓形, 長0.5-0.8mm, 先端鈍;心皮12-20, 長約1mm, 花柱比子房短, 上部稍彎, 柱頭生於腹面。 瘦果狹卵球形, 長1.5-2.5mm, 無柄, 有6條縱肋, 宿存花柱拳卷。

花期7月, 果期8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720-2000m的山地溪邊或岩邊潮濕處。

資源分佈:分佈于四川峨眉山和洪雅一帶。

【性狀】

1.性狀鑒別 細根多數, 密生於根莖上, 長5-10cm, 直徑約1mm, 表面黃褐色;質堅硬, 易折斷。 小葉片較大, 卵狀長圓形至近圓形, 長3-7cm, 寬2-5cm。 氣微, 味苦。

2.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 淺黃色, 有的特化為單細胞毛。 皮層薄壁組織中有1-2列較大的木化厚壁細胞;內皮層細胞1列。 初生木質部四原型;木質部束與纖維束各4個, 交互排列, 中央纖維束呈四角形。

【化學成份】全草含氧化小檗堿(oxyberberine), 小唐松草醛堿(thaliadine), 秋唐松草替定堿(thalmelatidine), 鐵線蕨葉堿(adiantifoline), 唐松明靈堿(thalmineline), 峨眉唐松草堿即甲氧基鐵線蕨葉堿(methoxyadiantifoline)。

【藥理作用】

1.擴張冠脈 峨眉唐松草堿17μmol/L、50μmol/L可使豚鼠離體心臟灌流冠脈流量增加12.9%及20.4%,

同時可見心肌收縮力抑制, 心率輕度減慢。 86Rb攝取試驗腹腔注射50mg/kg可使心肌營養性血流量增加13%, 並能協同異丙腎上腺素的增加心肌血流量作用, 但明顯減弱氯化鈣(CaCl2)的這一作用。 高體冠脈螺旋條標本上10μmol/L的峨眉唐松草堿能明顯抑制高K+去極化所致冠脈條的收縮反應, 此作用又可被CaCl2所拮抗, 表明其能擴張冠脈, 具有負性心力及負性頻率作用, 其機制可能與鈣拮抗有關。 峨眉唐松草堿還能明顯抑制去申腎上腺素及苯福林所致冠脈條的依劑量性收縮, 但不阻滯異丙腎上腺素的鬆弛冠脈條作用。

2.對心肌的影響30μmol/L的峨眉唐松草堿使大鼠左心房肌收縮幅度先呈短時輕度升高後, 即行持續降低, 40min達50%, 70min為O。

峨眉唐松草堿還明顯抑制心肌自律性, 30μmol/L可使誘發自律性的腎上腺素閾濃度由14土7μmol/L增加至42士19μmol/L。 該堿並明顯延長不應期, 給藥15min後功能性不應期從61士2ms延長至90土3ms, 並可降低心肌興奮性。 對於右心房肌, 30μmol/L的峨眉唐松草堿也可明顯減弱收縮幅度, 降低收縮頻率。

3.抗心律失常作用 峨眉唐松草堿具有明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10mg/kg靜注能明顯提高烏頭堿誘發大鼠致室早、室速、室顫及致死量, 也能明顯提高毒毛花苷G誘發豚鼠室顫的劑量。 對於氛仿所致小鼠心室纖顫, 10mg/kg腹腔注射可顯著地降低其發生率。 對於冠脈結紮缺血心肌複灌所致麻醉大鼠心律失常也能顯著對抗之。 對於離體大鼠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5μmol/L峨眉唐松草堿可顯著降低其心室纖顫的發生率,

延長竇性心律時間, 減少心肌細胞中乳酸脫氫酶的釋放及丙二醛的生成。 峨眉唐松草堿還可使麻醉大鼠心率減慢, P-R、Q-Tc間期延長, 上述結果表明峨眉唐松草堿抗心律失常作用與其能阻止心肌細胞Na+內流, 抑制心肌Ca2+轉運、減弱α受體激動作用。

保護心肌及抑制脂質過氧化作用有關。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歸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清肝明目;截瘧。 主主治濕熱黃疸, 腹痛瀉痢;目赤腫痛;瘧疾寒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2-24g;或燉肉食。

【注意】虛寒證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