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燈檯蓮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始載於《湖北宜昌》。

【拼音名】Dēnɡ Tái Lián

【英文名】Tuber of Serrate Sikoku Jackinthepulpit

【別名】路邊黃、蛇包穀、老蛇包穀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天南星科植物燈檯蓮或全緣燈檯蓮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risaema sikokianum Fuanch.et Sav.var.settatum(Makino)Hand.-Mazz[A.sazensoo var.serratum Makino]2.Arisaema sikokianum Franch.et Sav.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挖, 除去莖葉及鬚根, 洗淨, 鮮用或切片曬乾。

【原形態】

1.燈檯蓮, 多年生草本。 塊莖扁球形, 直徑2-3cm。 鱗葉2, 內面的披針形, 膜質;葉2, 葉柄長20-30cm, 下麵1-2鞘筒狀, 鞘筒上緣幾平截;葉片鳥足狀5裂, 裂片卵形、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 邊緣具不規則的粗鋸齒至細的齧狀鋸齒, 中裂片具長柄, 倒裂片與中裂片近相等, 具短柄或否;外側五角星片無柄, 不等側, 內側基部楔形, 外側圓形或耳狀。 花序柄通常短於葉柄或幾等長。 佛焰苞淡綠色至暗紫色, 具淡紫色條紋, 管部漏斗狀, 喉部邊緣近截形, 無耳;簷部卵狀披針形, 稍下彎;肉穗花序單性;雄花序圓柱形, 花疏, 雄花藥2-3, 藥室外向縱裂;雌花序近圓錐形, 花密, 子房卵圓形,

柱頭小;各附屬器具細柄, 上部增粗成棒狀或近球形。 漿果黃色, 長圓錐狀。 種子卵圓形, 具柄。 花期5月, 果期8-9月。

2.全緣燈檯蓮, 本種與燈檯蓮的區別為:葉為全緣。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海拔200-1500m的山坡林下或穀溝岩石上。

2.生於山坡林下。

資源分佈:1.分佈於中南及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貴州等地。 2.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湖北、貴州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溫;有毒

【歸經】肺;肝經

【功能主治】燥濕化痰;熄風止痙;‘消腫止痛。 主痰濕咳嗽;風痰眩暈;癲癇;中風;口眼歪斜;破傷風;癰腫;毒8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6g。 外用:適量, 搗敷;或研粉醋調敷。

【注意】陰虛燥咳及孕婦禁用。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有消腫止痛、燥濕祛痰, 除風解痙的功能。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