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孩子穿哥哥姐姐的舊衣服更好養?這種老話可信嗎?

【六一兒童網導讀】“孩子穿哥哥姐姐的舊衣服更好養”這句老話到底是否可信呢?雖說這個問題大家一直眾說紛紜, 但是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其合理性。

不久前李小姐專門在媽媽論壇上發了帖子, 她說:明年2月她要生小寶寶了, 之所以想讓寶寶穿舊衣服, 一是擔心買到的童裝可能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質。 別的小孩穿過的衣服, 柔軟又無害。 二是寶寶個子長得快, 衣服穿不了多久就穿不到了, 沒有必要穿新衣服。 以後寶寶要用錢的地方很多, 能省則省。 三是老人說孩子穿百家衣, 可以沾到福氣。

李小姐說本來不知道“舊衣服這麼搶手”, 她曾在朋友圈中要過嬰兒穿過的舊衣服, 但許多朋友說, 舊衣服早就被預訂了。 於是她上網求助。

上網淘嬰兒舊衣服的並非只有李小姐一人, 在一些論壇上, 索要或者交換嬰兒穿過的舊衣服的大有人在。 美國有一家網站專門為新生兒的父母提供交換嬰兒舊衣服的服務, 生意非常好。

但是, 也有不少媽媽不贊成嬰兒穿舊衣服。 網友“loseaa”就擔心舊衣服不衛生。 還有網友說, 只要向親戚、朋友和同事要舊衣服就夠了, 到網上向陌生人要舊衣服, 有點不放心。

那麼討百家衣沾福氣到底可不可信呢?

據說在經濟不太發達的年代, 每當嬰兒出生後, 特別是數世單傳、男孩稀少的人家, 孩子的啼哭打破了家庭的沉寂,

全家人為之驚喜萬分。 這時, 孩子的奶奶、爺爺就要向左鄰右舍報告喜訊, 並向百家近親好友求乞布塊。

特別是那些姓“劉”、“陳”、“程”的人家, 老人們絕對不會輕易放過。 因為“劉”、“陳”、“程”諧音“留”、“沉”、“成”, 在老人們看來, 這些諧音都是吉利之語, 對於保佑孩子的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布塊的大小、花色一般不太講究, 但以藍色的為最好。 因“藍”諧音“攔”, 只要有藍色的布塊, 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

後來延伸成向鄰居要些已經長大孩子的舊衣服, 作為百家衣來保護自己家裡的新生寶寶。 作為一項習俗保存至今, 穿百家衣有利於減少浪費、養成寶寶艱苦樸素的好習慣, 只要注意衛生、堅持消毒, 也不失為媽媽們的一個非常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