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藍花茶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Lán Huā Chá

【別名】餓死鬼、吃不飽草、藍花菜、山狼毒、白沙蒿

【來源】

藥材基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蒙古蕕的嫩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ryopteris mongholica Bgune

採收和儲藏:春季採收, 切碎, 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蒙古蕕 , 落葉小灌木, 高30-150cm。 常自基部分枝, 枝圓柱形, 嫩時紫褐色, 有毛, 老時毛漸脫落。 單葉對生;葉柄短, 長約3mm;葉片厚紙質, 線狀披針形至線狀長圓形, 長0.8-4cm, 寬2-7mm, 全緣, 稀具疏齒, 表面深綠色, 稍被毛, 背面密生灰白色絨毛。 聚傘花序腋生;花萼鐘狀, 長約3mm, 深5裂, 裂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 長約1.5mm, 外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花冠藍紫色, 長約1cm, 外面被短毛, 5裂, 下唇中裂片較長大,

邊緣流蘇狀, 花冠管長約5mm, 管內喉部有細長柔毛;雄蕊4, 近等長, 與花柱均伸出花冠管外;子房長圓形, 無毛。 蒴果橢圓狀球形, 無毛, 果瓣具翅。 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100-1500m的乾旱坡地、沙丘、荒野及乾旱堿質土壤。

資源分佈:分佈于華北及陝西、甘肅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莖枝圓柱形, 稍扭曲, 長短不一, 直徑1-4mm, 表面紫褐色, 有細縱紋及灰綠色葉痕。 葉多脫落破碎, 完整者展平後呈條形或條狀披針形, 長1-4cm, 寬2-7cm, 先端漸尖, 基部楔形, 全緣, 上面淡綠色, 下面灰綠色, 兩面均有短絨毛;葉柄長約3mm, 可見腋生聚傘花序, 花皺縮成團, 暗紫色。 葉、花揉搓後有香氣, 味稍苦。

【化學成份】藍花茶含有次內醯亞胺-7-葡萄糖甙(hypo-lactin-7-glucoside), 38種萜烯碳氫化合物(terpene hydrocar-bons)。

【性味】辛;甘;溫

【功能主治】理氣消食;利水消腫。 主飲食不消;脘腹脹滿;浮腫;小便不利;風濕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15g。 外用:適量, 搗敷;或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