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通過什麼方式排出?
現在很多人體內都出現了濕氣, 只是很多人自己還不知道, 所以首先一定要學會判斷自己身體是否有濕氣, 其實判斷的方法很簡單, 比如早上起床的時候看看有沒有頭暈、疲勞等症狀, 另外上廁所的時候認真觀察大便, 看看大便是否經常會粘在馬桶上, 如果出現這些症狀的話, 就可以證明體內出現濕氣了, 那麼人體內的濕氣是以怎樣的方式排出體外的呢?
濕氣通過什麼方式排出?
濕氣就是身體裡面的垃圾, 要把這些垃圾清理掉的方式就是排, 排泄出身體裡面的垃圾。 濕氣排出體外通常是從大便、或小便, 也可以從汗液, 或者從呼吸道以痰的方式排出。
具體還是要身體的濕邪性質分析, 取決於醫生選擇的醫療手段。
如果濕邪趨向於下部, 不粘滯, 具體就是大便稀, 排出後, 一身清爽, 沒有腹痛等不適感覺, 俗話說濕氣過重排稀人就會很舒服了,
如果濕邪偏於中部脾胃, 具體表現身倦乏力消除, 胃口變好, 人精神也會慢慢好起來
如果濕邪趨向於從痰裡, 從汗裡出來, 和感冒又有差別, 這種咳嗽也不強烈, 只是機體為了排出痰和汗, 呼吸更加舒適, 順暢。
一般就是通過自調節, 有些還需要藥力配合的。 作為女性, 濕氣過重造成水腫情況, 可以多喝喝五穀雜糧, 例如紅豆薏米水。
人體對於外界溫度、濕度變化有自然調節能力, 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等因素, 造成體內水分調控失衡, 濕留體內, 影響身體健康。
怎麼祛除濕氣呢?主要從這幾方面下手
1.運動:
越懶越要動,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 促進身體器官運作, 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跑步、快走、游泳、瑜伽、太極等運動, 有助於氣血循環, 增加水液代謝。
2.飲食:
酒、還有一些油膩食物、甜食、油炸品不要過量, 容易造成脾胃負擔, 生冷食物也要少吃。 保護脾胃功正常, 水液代謝自然就好了。
3.環境:
保持居住環境乾燥, 保持室內勤通風, 因風能勝濕;勤晾曬被褥等床上用品, 可在室內放置木炭, 以吸收濕氣;保持汗出通暢, 避免室內空調溫度太低。
不要穿潮濕未幹的衣服, 不要蓋潮濕的被子, 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 吹幹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