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傷感損害老人健康

傷感不同於傷心, 是一種有關於時間的失意感覺。 傷感並不總因為轟轟烈烈的大事而觸動, 偏偏一草一木, 一花一鳥, 總是教人隨著它們順記憶回顧過去。
“我們回不去了”, “人面只今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表達 的都是這樣的情懷。 懷舊人老戀舊事, 喜歡追憶過去的美好時光。 生活中有的老年人總喜歡拿過去和今天比, 而且大多數情況是拿過去的好處和今天的不足比。 因此, 越比對往昔的懷戀之情越重, 甚至對今天的一切都看不慣, 橫挑鼻子豎挑眼。 過多地沉湎於對往事的回憶, 必然會因過去的好時光逝去而遺憾, 天長日久, 失落感越發加重, 心情抑鬱, 性格也會隨之變得孤僻。 戀友老來失伴, 摯友作古, 都會使老年人痛心疾首, 悲傷過度, 極易傷身損志。 看著昔日的朋友、親人相繼離去, 老年人的心理活動是很複雜的, 如果自身缺乏寄託, 很容易演變為精神崩潰,
而這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尤為有害的。 失落老年人產生失落感是很自然的。 如離退休後在家無所事事, 一改往昔的忙忙碌碌, 清閒的日子往往感到更累。 又如老年人的願望或打算一時得不到實現, 在平常是很自然能正確對待的, 但此時“老了, 不中用了”的感覺便會油然而生, 再如家庭裡, 兒女們做事不順從自己的意願, 發生爭執時兒女們也不尊重老人的意見, 這些都很容易導致老人產生失落感。 老年人要保持健康,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身心健康, 防止傷感尤為重要。 須知, 傷感是老年養生之大忌。 老來防傷感, 是老年人健康長壽的要訣, 具體來說,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 要善於尋找樂趣。
生活中的樂趣很多, 應當有意識地看到光明的一面。 閑中求樂, 最重要的是不要自尋煩惱。 有條件的話, 培養一些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 如養鳥、釣魚、種花、下棋、品茶、看書等等, 適當參加一些社會活動, 自覺保持精神上的年輕、活潑。 其次, 要有超脫感。 人生總有許多不如願的事, 尤其是當今社會由於腐敗現象的存在, 以及社會風氣的變化, 看不慣的事情很多, 對此應儘量超脫。 過去的無法挽回, 社會自有它發展的必然趨勢, 眼光放遠些, 心情自然會開朗起來。 再次, 學會隨和。 遇事不強求, 不生悶氣, 不爭死理, 豁達開朗。 舒暢的心情既靠社會、家庭提供, 也要靠老人自身調節。 總之, 遇事樂觀, 性格開朗, 定會有一個健康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