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便秘 巧吃蔬菜小妙招

寶寶便秘, 媽媽別急。 寶寶便秘大部分是因為缺少膳食纖維而引起的。 最好的辦法對付便秘, 就是多吃新鮮蔬菜。 蔬菜對寶寶的生長發育作用非凡, 媽們一定要認認真真的讓寶寶吃好蔬菜。 可這件事情說起來簡單, 裡面卻大有學問。

寶寶不愛吃蔬菜的"後遺症"

寶寶如果不吃蔬菜, 纖維素就會攝取不足, 對腸道的刺激性小, 致使腸蠕動減弱, 破壞腸道內有益菌的生長環境, 影響腸道對營養的吸收功能。 另外, 蔬菜是維生素C和β-胡蘿蔔素的重要來源, 如果經常不吃蔬菜, 就會出現骨骼鬆軟、易斷等表現,

會影響寶寶的視力、皮膚、黏膜等功能, 以致夜盲症、皮炎或反復呼吸道感染。

如果寶寶從小吃蔬菜少, 偏愛吃肉, 長大後就很可能不太容易接受蔬菜, 那是糾正就很費力氣了。

什麼時候開始給寶寶吃蔬菜

寶寶的口味是大人培養出來的, 一般來講小時候沒吃慣的東西,

長大後也有可能不太習慣接受。 特別是到了1歲以後, 寶寶的蔬菜已經流露出明顯的好惡感, 不愛吃蔬菜的寶寶逐漸多起來。 因此, 培養寶寶愛吃蔬菜的習慣一定要從嬰兒期開始, 避免日後生厭。

巧吃蔬菜的十個小妙招

1、寶寶主動參與做菜

媽媽做飯的時候給寶寶擇菜的機會。 這樣, 等飯菜做好後寶寶會特別關注有自己參與的這頓飯, 為自己能幫媽媽做菜感到自豪, 盡可能地多吃。 媽媽也可每次烹調完蔬菜, 有意識地讓寶寶幫忙做點什麼, 如大一點的寶寶可以幫著端菜, 以此鼓勵他們聞蔬菜的香氣。

2、變著花樣做蔬菜

根據寶寶喜歡新鮮事物的特點, 媽媽們一定要多動腦筋變化蔬菜的烹煮方式, 如將胡蘿蔔等根菜類做成簽或絲狀或磨成醬泥,

加入肉餡中作成小水餃、小包子、小餡餅或小餛飩, 或把蔬菜添加於漢堡的碎肉中, 製成漢堡包或其它食物。

3、不愛吃熟蔬菜換成生蔬菜

有的寶寶不喜歡吃炒菜、燉菜等做熟的蔬菜, 喜歡吃一些生蔬菜, 如番茄、水蘿蔔、黃瓜等。 對於這些能夠生吃的蔬菜, 媽媽可以把它們做成涼拌菜。 當寶寶不喜歡吃熟菜時, 可以適當吃一些這樣的生菜。

4、激起寶寶好奇心

媽媽們在裝有寶寶不喜歡吃的蔬菜盤底下, 貼上一張很可愛的粘貼畫。 然後告訴寶寶, 如果把這盤菜吃光了, 就會在盤底發現一個秘密。 這樣, 會使寶寶很好奇, 儘管眼前的飯菜他們不喜歡, 但也會盡力去吃。 經常變換這些小“花招”,

寶寶在不知不覺中就把蔬菜快樂地吃了進去。

5、和寶寶玩遊戲

如果寶寶喜歡玩打仗, 上餐桌後可把他們不喜歡吃的蔬菜比做敵人, 讓寶寶趕快把它“消滅”。 這樣的話寶寶一聽便會來勁頭。 接著, 媽媽可以根據蔬菜繼續編故事:“這塊菜是敵人的司令, 把他消滅了”, 再端敵人的老窩—湯。 寶寶會為取得勝利很快地投入到進餐中, 不過, 這樣的遊戲要經常變換花樣, 避免寶寶厭倦。

6、用搭積木調動積極性

寶寶都喜歡搭積木。 因此, 寶寶每吃一口, 媽媽就給他一塊積木, 等他吃完, 所得到的積木便能搭一座城堡了, 這樣會調動寶寶吃蔬菜的積極性。

7、讓寶寶猜猜蔬菜的做法

雖然媽媽心裡想著讓寶寶多吃一點, 可臉上卻要不露聲色。

先和寶寶說些非常有趣的事兒, 根本不提吃菜的問題。 即使提也只限於“這菜的味道真好, 你猜猜是怎麼做出來的?”之類的話。 於是, 寶寶便會不停地猜呀猜, 從中感到樂趣, 心裡留下愉快的記憶。 這樣, 就會使他們一點兒都不覺得吃自己不喜歡的菜是件討厭的事。

8、先吃蔬菜再吃喜歡的食物

寶寶上餐桌後不吃蔬菜, 媽媽可把他們最喜歡吃的食物放在一個小盤子裡, 並說只有把盤裡的蔬菜吃光了才可以吃喜歡東西。 通常, 寶寶為了能吃到喜歡的食物, 只好把盤裡不喜歡的蔬菜吃光。 這樣, 有助於寶寶突然發現討厭的蔬菜並不那麼難吃, 變得逐漸愛吃起來。

9、及時鼓勵寶寶

對寶寶不愛吃或從未吃過的蔬菜, 讓寶寶嘗一嘗。

雖然寶寶可能僅嘗一點點, 但這樣能讓他們發現更多喜歡吃的東西。 寶寶做得好媽媽一定要及時讚揚和鼓勵, 同時拿出一件小禮物, 讓寶寶獲得意外驚喜。 過幾天媽媽要求寶寶再多嘗一點, 逐漸增加量, 由此使寶寶逐漸接受蔬菜。

10、父母是寶寶最好的老師

父母積極的多吃蔬菜, 並做出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 切不可在寶寶面前隨意議論什麼菜不好吃或自己不愛吃什麼蔬菜之類的話題, 以免對寶寶產生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