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女人除了美貌還靠什麼吸引男人

兩性社會就是一個勾引與被勾引的社會。 現代部分中國女性, 豪放一族秉承著“追求愛情不排隊”的宗旨, 呼著“我喜歡, 我選擇”的口號,

任意搶別人的男友甚至老公。 不過, 這畢竟不是太受男士歡迎的。

勾引是一門藝術, 在原生態國產男人心中還是會害怕女性太主動。 鑒於男人們還沒有足夠心理準備應戰豪放新女性的情況下, 已先行覺醒的現代女性在追求愛情時, 技巧性的用兵佈陣採用一些有中國特色的攻掠戰術, 不主動進攻或明示, 最後點破主題的那句關鍵語卻由男方說出來才是最為智慧的勾引。 概括地說, 就是女方負責勾引, 男方負責進攻。 而潛臺詞就是“兩個陌生男女相愛了, 只有一個知道這不是巧合”。

如此演繹“勾引”二字, 需要智慧, 只有時刻準備迎接愛情, 才會有一見鍾情的事情發生。 這也是產生愛情最生動最浪漫的方式。 或許是算計了愛情,

只不過伎倆很有女人味, 方法更有的放矢, 心態更健康開放。 主動“勾引”, 然後看男人表演, 最後由自己評估選擇, 不用一兵一卒, 收穫獨一無二的愛情。

淑女也有“辣椒味”

仿佛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 都在褒揚女性的含蓄。 可是隱忍溫順的女子常常善無善報, 淪為人生的失敗者, 在職場上得不到應有的待遇, 感情上更是由於裹足不前被人橫刀奪愛。 這不能不說是傳統教育的誤導。 一些國外心理指導方面的書, 特別是德國女作家烏爾哈特寫的《好女孩上天堂 壞女孩走四方》及其姊妹卷《每天變壞一點點》, 使人豁然發現以往生活中的種種不以為病的誤區。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做個淑女本身並沒有錯, 但卻不需要以遏制自身合理願望為代價,

口是心非究竟是禮貌, 還是虛偽-男性和女性的思維本就有很大差異。 女性還要固守錯誤的古訓, 扭捏作態, 煮熟的鴨子飛跑, 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了。

自怨自艾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能主宰自己生活的女人才是美麗的女人。 於是, 女人有時還是需要有些辣椒精神, 為什麼要把屬於自己或完全有能力得到也希望得到的, 拱手讓人呢-也許會博個高尚美名吧, 但恐怕更多的是“無用”之諷。

“辣椒”跟淑女並不是兩個矛盾的概念, 剛柔並濟才不失女人味, 只有剛中帶柔還是柔中帶剛的計較罷了。 所以, 做一個辣椒淑女迫在眉睫, 相信男同胞也樂於消受吧。

氣質, 女人的綜合指標氣質是女人的一個綜合指標。

我們常常見一些女子乍看可以驚豔:“啊, 絕佳美色。 ”但一接觸便味道索然。 為什麼-就是沒有內涵。 美麗可以與輕浮為侶;美麗可以與無知結伴;美麗可以與低賤同流;美麗可以與愚昧為伍, 但氣質不可以。

氣質綜合了修養、文化、學識、談吐、舉止、內涵、素養。 胸無點墨不會有氣質;沒有修養不會有氣質;內涵不夠不會有氣質;談吐粗俗不會有氣質;舉止無拘不會有氣質。 而這些都是知識的薰陶、教養的歷練和內涵的蓄積。

其實一個女人完全用不著過分地用美貌取悅男人, 因為美貌是最經不起歲月侵蝕的。 按生理學的觀點, 女人最好的年華只在二十歲左右, 一過二十五歲就走下坡路。 因此, 女人最經久的美在氣質而絕非美貌,

最應提升的是修養而非外表。

氣質不是刻意裝扮所能奏效的, 氣質是需要沉澱。 雖然包括先天的成分, 但更多的還是後天的養成。 美麗屬於氣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但美麗決不可能產生氣質。
男人對女人的美貌有時也很看重, 但那只是為了取樂和釋放, 而對女人的氣質卻是傾心和品嘬。 我們經常覺得一個女人總是那麼高貴或神聖不可侵犯, 總是那麼高潔和嫻雅不俗, 那一定是氣質而不是美貌。

“利用手中的金錢佔有社會有限的資源(美女), 無異于古代帝王利用皇權‘選妃’, 這對於大多數人都是不公平和無法接受的。 徵婚人已屆中年, 且已離婚, 卻要求女方年輕靚麗無婚史。 這樣的徵婚本身就是將男女雙方置於一個不平等的層面上,

這種不平等是基於金錢基礎的, 說到底是一種‘利益婚姻’。 ”

“對於一些成功人士和社會精英, 就應該給他們一些補償, 因為他們曾通過辛勤努力為自己、社會創造了財富, 贏得了聲譽。 目前是市場經濟社會, 應該允許成功人士利用手中的財富為自己謀取更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