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盤點各國餃子,你都見過嗎?

不同國家的餃子似乎展現了一種文化, 但它們其實也有共同之處。 在冬至這天, 一起開始“餃子之旅”吧!

NO.1 波蘭

波蘭的餃子皮薄餡厚、玲瓏剔透, 為波蘭的美食全圖添上了最為華美的一筆。 它們的製作方法簡單易學, 即用溫水將麵粉和少量薯粉混合後揉成麵團, 用玻璃杯口將它們切成大小均勻的餃子皮, 然後包上土豆泥和煎洋蔥, 最後放在鍋裡烹煮即可。 油炸是另一種傳統做法。

NO.2 俄羅斯

俄羅斯的餃子精巧細緻, 通常只有1到2英寸(約2到5釐米)大小, 在各大餐館均有供應。 它們的餡兒更為可口, 讓人欲罷不能。

麵團一般由麵粉、雞蛋和水混合製成, 餃子餡由碎牛肉、豬肉、洋蔥混合而成。 它們捏出來的形狀有點類似於義大利的餃子。

NO.3 中國

中國的“餃子文化”可謂博大精深, 餃子、餛飩、小籠包, 不同地區樣子不同, 但都味道鮮美。

NO.4 日本

相比以上提到的餃子, 日本的餃子(gyoza)從外形上看略顯“苗條”, 精緻的花邊展示了靈巧的手藝。 它們外皮很薄, 餡裡混有豬肉、香蔥、生薑以及芝麻油等。 油炸過後再加以清蒸, 出爐後蘸著醬醋調製的汁品嘗別有風味。

NO.5 韓國

韓國的餃子(mandu)風味各具特色。 有的是烹煮的, 一口即食, 由豬肉和青蔥混合而制;有的是蒸熟的, 以泡菜為餡, 需細嚼慢嚥;還有一些有拳頭般大小。

NO.6 土耳其

該國的傳統餃子通常是將牛羊肉和洋蔥混合而成,

並灑上帶有蒜的優酪乳調味汁。 它們在阿富汗、美國等國家也很受歡迎。 在土耳其, 它們通常是兒媳取悅准婆家的必備美食, 因為餃子越小, 標誌著新娘廚藝越高超。

NO.7 義大利

“餛飩”一詞最早出現在14世紀, 出自一位名叫佛朗西斯科·迪·馬可的威尼斯商人的著作中。 早期的烹飪方法是在麵團中裹上洗淨的綠菜和新鮮的乳酪, 色鮮味美, 這和現在義大利餐館製作方法並無大異。 如今, 大多數餛飩都由工廠加工生產, 冷藏出售 。

NO.8 德國

德國的餛飩源於歷史上的斯瓦比亞地區, 傳統做法是將肉沫、熏肉、菠菜、麵包渣、洋蔥、香草和香料等混合成餡。 它們外觀為正方形或矩形, 通常3到5英寸(約7到10釐米)寬, 個大味鮮。 據說它們是在大齋節時被發明出來的,

因為將肉餡藏在裡面, 可以蒙蔽上帝的眼睛。

NO.9 烏克蘭

"Varenyk"在烏克蘭語中是指“煮熟的麵團”, 光從字面上看就已經勾起了你對餃子無盡的想像。 煮熟的餃子體型飽滿, 呈月牙狀。 傳統做法是選用土豆為餡, 抹上黃油, 蓋上煎洋蔥, 再加些酸乳酪和黃油即可。 在烏克蘭寒冷的冬天裡, 它可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

NO.10 威尼斯猶太人區

目前這些三角餛飩的發明地區出處不詳, 有人認為它來源於威尼斯猶太人區, 和義大利餛飩大致同時問世。 牛肉餡軟嫩爽滑, 伴著濃濃的鮮雞湯, 香氣撲鼻, 讓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