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過敏、“悶”出的毛囊炎 戴口罩爆痘怎么辦?

戴口罩爆痘怎么辦?

春暖花開, 空氣中花粉增多, 有些地區還飄著楊絮柳絮, 許多人在這個時期本就需要戴口罩以減緩過敏的癥狀。 再加上疫情防控原因, 口罩的使用率就更高了, 甚至不少人因工作需要, 一整天都戴著口罩。 這時, 你可能會發現一個惱人的問題:摘下戴了一天的口罩, 在唇周、下巴上逐漸冒出了“青春痘”, 戴口罩“爆痘”這是怎么回事呢?

“悶”出的毛囊炎 了解下

其實簡單來說, 這是局部環境濕潤加物理摩擦的結果。 戴口罩的時候, 口罩內的空氣經過口鼻呼吸, 變得溫暖濕潤, 更利于局部細菌的生長,

特別是皮膚上本就存在的痤瘡丙酸桿菌、表皮葡萄球菌等致病細菌, 更是借機大量繁殖。 因此, 長時間戴口罩更容易導致我們患上局部毛囊炎。

同時, 戴口罩時的一些不良習慣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比如, 有人在接打電話或者在路邊喝水吃東西的時候, 因為嫌麻煩, 不把口罩完整地摘下來, 而是皮筋繼續掛在耳朵上, 只把面罩的部分往下一拉。 這時, 口罩層疊堆在下巴的位置上, 會造成口罩和下巴部分的皮膚局部接觸壓力加大, 增加局部物理摩擦, 容易導致皮膚發炎。

此外, 那些戴口罩也依然要做精致女孩的姑娘們, 粉底、口紅一個都不能少。 但你有注意到嗎?化妝后摘下口罩, 口罩內接觸面部的白色內里部分會蹭上粉底和口紅。

這種粘在口罩內側的殘留化妝品反復和我們臉部的肌膚接觸, 刺激毛孔, 也是導致毛囊炎的元兇之一。

當然 你還可能是過敏了

不過, 并不是所有的局部皮膚炎癥都是“毛囊炎”或者“青春痘”。 有些人佩戴口罩一段時間后會出現局部皮膚紅腫、起紅色的小丘疹, 并伴有發癢、刺痛和灼熱的感覺, 且皮膚病變區域和口罩的形狀邊界高度一致, 那么, 你有可能是對口罩過敏了。

這樣的“口罩皮炎”, 醫學上認為是一種接觸性過敏性皮炎。 遇到這種情況需要就醫處理, 應用一些對癥的外用藥物治療, 比如地奈德乳膏、氫化可的松乳膏等。 此外, 還需要保持患處清潔、透氣, 必要時可配合使用一些抗過敏口服藥,

比如開瑞坦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 這些患者需要盡量避免再次接觸過敏源。 那么, 在疫情特殊時期, 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必須佩戴口罩, 怎么辦呢?我們可以購買醫用紗布, 并且將紗布疊成適合的大小, 放在口罩里, 讓臉部的皮膚不要直接接觸口罩, 就可以減少過敏的苦惱了。

五招助你擺脫“爆痘”困擾

那想要避免戴口罩“爆痘”的問題, 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適時更換口罩:外科口罩最好4小時更換一次, 以保證口罩的清潔度, 特別是如果說話很多, 口罩已經可以感覺到濕潤了, 就應該及時更換。 需要注意的是, 口罩不能戴完正面繼續翻過來戴反面, 更不能清洗晾干后繼續重復使用。 如果你有化妝, 摘下口罩后看到口罩內側有明顯的殘留化妝品痕跡,

就要及時更換口罩。 在戴口罩前最好不要涂口紅, 可在摘下口罩后的必要場合, 臨時補涂口紅, 需要重新戴口罩時, 先用紙巾把嘴唇上殘留的口紅抹掉。

適時佩戴口罩:口罩是一個物理防護的物品, 主要用來隔絕飛沫傳播病毒的風險。 在空曠的室外, 或者通風良好、沒有打開中央空調且人員不密切接觸的室內, 都可以不用佩戴口罩。 減少佩戴時長, 適當地讓局部皮膚通氣、呼吸, 有利于保持皮膚清潔, 減少毛囊炎風險。

正確佩戴口罩:注意口罩的正反面和上下邊, 不用手直接接觸口罩的內層、不把口罩堆在下巴上。 臨時摘下口罩時, 將口罩內側對折, 用手拿住口罩外側, 都能保持口罩的清潔度。

及時卸妝:化妝或者涂防曬霜、比較厚重面霜的女生需要注意, 粉底和霜類產品更容易粘在口罩內側, 造成局部毛孔阻塞、發炎。 戴口罩時最好用一些清爽的護膚產品, 并及時徹底地卸妝清潔面部。 根據每人膚質的不同, 推薦每一至兩周應用一次溫和的去角質產品, 幫助局部皮膚新陳代謝, 去掉老化的外層角質細胞, 有助于肌膚呼吸, 減少毛孔垃圾。

清淡飲食: 減少辛辣刺激食物, 盡量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 注意補充足量的水分, 同時保持作息規律, 不熬夜, 多補覺, 也是維持肌膚健康狀態的重要因素。

文/付煜

[ 責編: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