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瑪律堡病毒如何傳播?

瑪律堡病毒是一種經常出現在非洲地區的病毒, 危害性非常之大, 時常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身上。 從臨床來看此病毒的傳播途徑大多是接觸性傳染, 一般情況下先是非人靈長類動物和免疫力較差的病人被傳染, 之後就會通過唾液、排泄物等傳染給和自己接觸的大人或醫護人員。

一、瑪律堡病毒易感人群

瑪律堡病毒最容易感染兒童, 在非洲, 有75%的病例發生在5歲以下兒童, 成人感染者大多為與受感染兒童接觸密切的親屬和醫護人員。

二、瑪律堡病毒傳播途徑

感染病毒的非人靈長類動物和病人是主要 傳染源。 通常先由被感染的非人靈長類動物(如 綠猴) 將病毒傳染給人, 然後再由病人傳染給其他健康人。 瑪律堡病毒的傳染性極強, 症狀越重的患者傳染性越強, 潛伏期患者的傳染性弱。 人不是病毒自然迴圈中的一部分, 只是偶然被感染。 本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儲存宿主尚不清楚。

主要經密切接觸傳播, 即接觸病死動物和病人的屍體, 以及感染動物和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飛沫等, 經粘膜和破損的皮膚傳播。 在非洲疫區, 因葬禮時接觸病人屍體, 曾多次發生本病暴發。 通過密切接觸也可以造成醫院感染和實驗室感染。 此外, 通過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等可造成醫源性傳播。 有報導, 病人在臨床康復3月內, 仍可在精液中檢出瑪律堡病毒, 因此, 存在性傳播的可能性。 通過含本病毒的氣溶膠感染實驗動物也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