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甘西鼠尾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Gān Xī Shǔ Wěi

【英文名】Przewalsk Sage Root

【別名】甘肅丹參、紅秦艽、紫丹參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甘西鼠尾Salviaprzewalskii Maxim.的根。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 高達70cm, 全株密被柔毛。 葉均為單葉,

具柄, 葉片三角狀或橢圓戟形, 稀長圓卵形, 長6~12cm, 寬3~7cm, 先端急尖或短漸尖, 基部戟形或近心形, 邊緣具粗鋸齒, 下麵密被灰白色絨毛。 花序頂生或腋生, 小輪傘有花2~4朵, 組成總狀花序;苞片卵形或橢圓形, 兩面被長柔毛, 花萼鐘狀, 外被腺毛, 二唇形;花冠紫紅色, 筒部較寬短, 平伸, 長2~3.5cm, 筒內具毛環;花絲扁平。 小堅果倒卵圓形, 灰竭色, 花期6~8月, 果期8~9月。

【生境分佈】生於高山的林緣、路邊、溝邊及灌叢下。 主產甘肅、雲南。

【性狀】根圓錐形, 上粗下細, 長10~20cm, 直徑1~4cm。 表面暗棕紅色, 根頭部常由1至數個根莖合著, 根部呈辮狀或扭曲狀, 外皮常有部分脫落而顯紅褐色。 質松而脆。 氣微弱, 味微苦。

【化學成份】含丹參酮Ⅰ、ⅡA、ⅡB, 隱丹參酮、二氫丹參酮Ⅰ、丹參酸甲酯、原兒茶醛、紫丹參酸甲、乙、丹參新釀乙、丹參內酯、紫丹參甲素、去甲丹參酮、齊墩果酸等。

【功能主治】同丹參。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