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兒童焦慮症應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焦慮症是一組以恐懼與不安為主的情緒體驗。 這種恐懼無具體的指向性, 但總感到有不祥的事要發生, 有如大禍臨頭一般而惶惶不可終日。 早期即體驗到不穩定的家庭生活的兒童更為焦慮, 傾向更富於攻擊性和反社會性。 有些兒童的焦慮有素質性因素, 若加上父母對其焦慮又給予焦慮的反應, 則會使症狀更為加重。 關注兒童的焦慮症, 我們將更好的撫養孩子, 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焦慮症患兒總的臨床印象是不安, 易煩躁, 不愉快的“麻煩的孩子”, “難照看難撫養的孩子”。 由於兒童語言發育尚未完善而難以很好地表達他們的不安或惶恐,

年幼兒童表現為愛哭鬧, 不易安撫, 年齡稍大的兒童不安惶恐的內心體驗可以表達, 但經常為小事抱怨父母, 抱怨周圍環境而總是不高興, 不滿意。

較多的焦慮症患兒常同時出現膽小害怕, 如不敢走黑路, 不敢單獨留在室內, 不安地來回走動, 不放心, 反復檢查。 對環境的變化比較敏感, 在環境更換時焦慮加重, 如幼兒在改變撫養環境後變得更好哭, 無生氣, 食欲下降, 睡眠障礙, 如入睡困難, 睡淺, 睡眠不甯, 易驚醒, 夜驚, 排泄習慣紊亂, 如尿床、便褲。 有的患兒則糾纏父母寸步不離。 學齡兒童焦慮可表現為上課不安, 坐不住, 煩躁, 易和同學、老師發生衝突, 學習效率低, 學習成績下降,

有的不敢當眾講話, 回答問題不敢正視對方, 面紅耳赤, 手足無措, 出汗心跳, 手舌震顫, 說話欠流利, 還有的焦慮兒童表現為拒絕上學, 翹課, 離家出走, 在外遊蕩即所謂焦慮的外顯行為。

焦慮症時的生理反應現象比較突出, 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興奮所產生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 如胸悶、心悸、呼吸加速、血壓升高、多汗、口幹。 頭暈。 噁心、腹部不適、四肢發涼, 便秘, 尿頻、遺尿、遺糞、睡眠不寧、早醒、多夢等。 以上交感與副交感神經活動在焦慮中均可出現, 但以前者為主, 當焦慮發作時, 交感神經活動增強, 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 患兒可出現高度的激動狀態。 在某些焦慮、緊張、恐懼的情況下, 有時會發生昏厥現象, 這主要是副交感神經活動的原因。

關注兒童的焦慮情緒, 用心走進兒童的心靈, 關心兒童的每個小小的焦慮事件, 我們將能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加健康快樂的生活環境。 兒童的焦慮症是需要我們高度重視的, 我們應該關注兒童的焦慮症, 合理的為他們排解心中的焦慮, 實現兒童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