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

八卦掌治療腰病經驗

多年前筆者因腰椎間盤突出住院, 經CT檢查是髓核掉進椎管內, 壓迫馬尾神經。 當時兩腿疼痛難忍, 肌肉迅速萎縮, 大小便失控, 急需手術, 否則會造成下肢癱瘓。 手術中將第4腰椎小關節剔掉, 取出了髓核。 由於椎管內部神經根壞死, 術後兩腿疼痛雖然消失, 但臀以下部位麻木沒有知覺, 腰部活動更多地要靠腰肌來保護, 坐下時只能用意識控制而沒有感覺, 大小便難以分辨, 兩踝關節處於半癱瘓狀態。

當醫生告訴我以後再也不能練武術時, 我內心痛苦極了。 我生性好動, 從8歲開始到手術前已習武30多年,

難道就這樣在收穫的季節突然終止嗎­我的學生怎麼辦­經過痛苦的掙扎, 我幾經思忖, 暗下決心要通過刻苦的訓練來恢復肢體的功能。 三個月後, 我出院了, 隨即開始了恢復訓練, 先是力所能及地做手扶把杆下蹲, 然後逐漸增加運動量, 並配合針灸進行治療。 這樣, 半年之後, 肢體就慢慢有了感覺。 於是, 我又開始了壓腿、走圈。

儘管下肢功能的恢復還算順利, 但是腰不能使勁, 總是發僵、發板。 為了使腰部肌肉恢復功能, 我特意制定了腰部恢復計畫。 首先是讓腰部完全放鬆;然後開始站樁——當站到一定程度時, 腰便開始自然晃動, 隨著站樁時間的延長, 頸椎、胸椎、髖骨、盆腔都開始轉動並逐漸形成了規律。 隨著腰部活動的幅度逐漸加大,

原來手術及傷病帶來的疼痛感越來越輕, 知覺越來越明顯, 到後來, 五臟六腑開始出現動態, 整個身體的協調性有了很大改觀。 一年後, 基本恢復了正常的訓練。

筆者願將自己總結的此方法奉獻給廣大讀者。

預備勢 站無極勢

兩腿分開與肩同寬, 兩手自然放置(以舒適為度, 可交叉置於小腹前, 也可背手於腰處, 還可自然垂於腿的兩側), 沉肩墜肘, 含胸裹背, 提項直頸, 舌抵上齶, 雙目微閉。 做到全身放鬆, 心意安靜。

第一節督脈導引

兩腿自然站立(而非伸直), 精神注意尾閭或尾骨, 想像由尾骨垂直向下延長至地面——形成一條線和一個點;以這個點為中心, 通過涮腰使這條線的端點在地面畫同心圓, 並由小至大。

此節順時針、逆時針各涮腰九九八十一次。

第二節沖脈、帶脈導引

想像由會陰穴垂直向下至地面——形成一條線和一個點;以這個點為中心, 通過涮腰使這條線的端點在地面畫同心圓, 圓的大小以在兩腳內側為度, 即想像兩腿似一容器壁, 會陰垂直線似一攪動棒, 將容器內之物攪勻, 一定要圓。

此節分別以腰椎、胸椎、頸椎為軸逐一轉動, 順時針、逆時針各畫圓九九八十一次。

第三節任脈導引

想像由恥骨聯合部位垂直向下至地面——形成一條線和一個點;以這個點為中心, 通過涮腰使這條線的端點在地面畫同心圓。

此節臀部前斂, 兩腿相對伸直, 順時針、逆時針各涮腰九九八十一次。

第四節旋轉大轉子

以左腿大轉子為中心點畫圓,

順時針畫九九八十一次;以右腿大轉子為中心點畫圓, 逆時針畫九九八十一次。

第五節盆腔行太極

以兩個大轉子的連線為直徑, 兩側大轉子為運動點, 在水平面內畫S線, 共畫九九八十一次。

第六節 真氣歸海

以小腹隆起的最高部位至腰後連線為軸, 在人體的冠狀面(額狀面)上順時針、逆時針各畫圓轉動九九八十一次。

第七節倒海翻江

以第六節中軸線的十字垂直線為軸心, 向前和向後畫圓轉動各九九八十一次。

第八節通調奇經八脈

以整個腰部為中心, 自然地做到大回環轉動, 順時針、逆時針各畫九九八十一次。

第九節臟腑歸位

兩腿直立, 腳後跟抬起, 猛然落地, 要求全身放鬆, 共計九九八十一次。

動作完畢, 兩手相疊置於小腹前(男性右手在上,

女性左手在上), 站立(時間不限);之後, 兩手相搓, 搓熱後輕捂雙目片刻。 睜開雙眼, 放下兩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