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中年發福疾病的開始

曾經, “將軍肚”是富態的象徵。 腰圍初見粗壯時, 常被恭喜“發福”了, 心寬體胖生活好。 可惜, “福”兮, 往往禍之所伏。 現代醫學已經證實, 逐漸放寬的褲腰是慢性疾病的形體“警號燈”。

生活和工作中, 不少人到中年、事業有成的男性, 一個個頂著大肚子。 我有位朋友張先生, 自認保養得不錯, 體重達標、身材還行, 就是肚子有點大, 穿牛仔褲偶爾系不上扣。 我勸他多運動, 尤其是減減肚子。 但他說, 男人到了這個歲數, 有點肚子正常。 再說, 自己體檢結果還不錯, 沒什麼好擔心。

但事實上, 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 被稱為“死亡四重奏”,

會導致急性、惡性的心腦血管突發事件。 其中最先唱響的, 就是肥胖。 而“將軍肚”是肥胖的標記, 是一枚健康的定時炸彈。 過剩的營養成分被合成厚厚的脂肪, 貼在腹部, 還有一部分沉積在腸壁、內臟上。 尤其是中國人, 內臟脂肪過盛的情況很多見。

有人說“將軍肚”是饑餓結束的標誌, 卻是疾病的開始。 後者造成的危害, 並不比饑餓小。 而且, 相較於女性, 腹部肥胖的男性更易患各種慢性病。 比如, 腰粗男性患糖尿病的幾率, 是正常腰圍者的4倍。 從另一方面看,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 80%都腰圍超標。 且超標時間越長, 患病幾率越高。 腰圍越大, 患高血壓的風險也越高。 20—30歲時腰圍增粗, 其高血壓發生率要比同年齡腰圍正常者高1倍;四五十歲時腰圍增粗,

高血壓的發生率要比同年齡腰圍正常者高50%。 此外, 腹部肥胖者更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 這些人突發腦出血的幾率, 是腰圍正常者的3.6倍。 更不幸的是, “將軍肚”已經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 越來越多的青年人, 甚至少年, 都挺起了與年齡不相符的大肚子, 這必須引起重視。 男性腰圍≥90釐米, 女性腰圍≥80釐米, 就超出了腹部脂肪蓄積的界限。 若還伴有血壓、血脂、血糖異常等, 即可診斷為代謝綜合征。

因此, 無論男女, 都要密切關注自己的腰圍變化。 穿褲子時, 若發現褲腰緊了, 應警惕最近的飲食習慣是否正常、運動頻率如何。 家裡不妨準備一把皮尺, 最好擺在顯眼位置, 養成定期量腰圍的習慣。 量的時候, 要立正站好,

用尺測肚臍水平線的圍度, 連續測三次, 取平均值, 這就是準確腰圍了。

在歐美, 胖的都是窮人, 瘦的都是富人。 在日本, 政府立法規定, 企業每年必須為40—74歲員工的腰圍把關, 男性腰圍不得超過85釐米。 擁有健康身形、平坦的腹部曲線, 已經成為新時代男性審美的標誌。 中國的大肚男們, 你的肚腩將何去何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