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白鬼筆的功效與作用

白鬼筆對於醫藥方面的價值是我們難以想像的, 對於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 白鬼筆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別名】 鬼筆、鬼筆菌、竹下菌、竹菌、無裙蓀

【來源】 藥材基源:為鬼筆科真菌白鬼筆的子實體。

【原形態】 菌蕾球形, 徑4-6cm。 白色, 成熟後表面有裂紋。 菌蓋鐘形, 褐色, 圓盤狀, 中央有穿孔, 周圍有深凹的網和凸脊絡。 表面有粘而臭的孢體。 菌體白色, 圓柱形, 海面質, 中空。 長8-12, 徑1.5-2.5cm。 孢子透明, 光滑, 橢圓形, (3.5-4.5)μm×(1.5-2.5)μm。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竹林下、林緣、草地、菜園地等有腐殖質的環境。 有時也見於火燒地。

【化學成份】 子實體含麥甾醇(ergosterol),糖醛酸聚糖(glycuronan),甲醛(ergosterol),乙醛(acetaldehyde),苯乙醛(phenylacetadehyde),苯基巴豆油醛(phenycroton-aldehyde),,甲基硫醇(methylmercaptan),硫化氫(hydrosul-furic acid),二氫查耳酮(dihydrochalcone),苯乙酸(phenylacetie acid),乙酸(acetic acid),丙酸(propionic acid).

【性味】 甘;淡;性溫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活血止痛。 主風濕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3-6g;或浸酒。

【摘錄】 《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白鬼筆的作用一些介紹, 使用它的時候, 可以根據上面所講的需求進行, 而且白鬼筆在治療某些疾病上也有著很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