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健康須知:有關食品添加劑那些事

很多人覺得食品添加劑不是好東西, 希望“零添加”。 但有些食品添加劑加了比不加好, 甚至你巴不得多加一點, 也有些食品添加劑本來就是“天然成分”。

比如在我國合法使用的兩千多種食品添加劑裡, 不乏維生素、必需氨基酸、礦物質等對健康有益的物質, 也有各種高大上的“植物精華”赫然在列。

營養強化劑

並非越多越好

首先是營養強化劑, 它們是食品添加劑的一大類, 這包括了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A、B、C、D、K等)、礦物質(鈣、鐵、鋅、硒等)和其他營養物質(DHA、乳鐵蛋白等)。

當然, 營養強化劑並不是越多越好, 比如脂溶性維生素吃多了反而有可能中毒, 所以國家標準對強化量的上限和下限都做出了規定, 既保證有效性又避免過猶不及。

多於某些特殊人群, 營養強化劑是必須的, 比如有的嬰兒沒有母乳可吃, 需要吃嬰幼兒配方乳粉, 這裡面就必須加入多種營養強化劑。

儘管通過合理的膳食配比我們可以從一日三餐中獲取所需的營養物質, 但在人的不同生理階段還是會有營養缺乏的可能。 比如中國人的膳食鐵攝入量常常不足, 尤其是孕產婦和發育中的青少年缺鐵還是比較普遍的, 那就可以適當吃一些鐵強化醬油。

還有常見的鈣強化食品, 比如高鈣餅乾、高鈣牛奶、高鈣麥片等, 都可以幫助我們補充鈣, 有利於牙齒和骨骼健康。 成年人在30歲左右達到骨鈣峰值, 適當選擇鈣強化食品有利於預防老年骨質疏鬆的發生。

全面的氨基酸

需靠正常飲食

其次有多種氨基酸都是食品添加劑大家族的成員, 包括一些人體無法合成的必須氨基酸。 這些氨基酸大多數用作增味劑或者香精香料, 提供鮮香的口感。 比如你最熟悉的味精就是谷氨酸的鈉鹽, 儘管有謠言說味精導致多動症或其他不良反應, 但國際上幾大權威機構從沒否定過它的安全性, 也從未限制其使用量。

其他可用於食品添加劑的氨基酸包括甘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丙氨酸、蘇氨酸、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蛋氨酸、脯氨酸、纈氨酸、精氨酸、賴氨酸、天冬氨酸、異亮氨酸、酪氨酸、組氨酸。 除了甘氨酸和半胱氨酸鹽酸鹽, 其他品種均不限制使用量, 不過你要獲取豐富、全面的氨基酸還是得靠正常飲食。

獲取膳食纖維

別指望增稠劑

現代社會的飲食越來越精細, 粗糧反而受到城裡人的追捧,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補充膳食纖維。 食品添加劑中有一大類叫增稠劑, 一般是膠類、多糖類、糖醇類和改良澱粉類物質, 其中有很多品種都是來自于天然食材的膳食纖維。

比如提取自豆類植物的刺雲豆膠、槐豆膠、瓜爾膠、葫蘆巴膠、決明膠、皂莢糖膠、田菁膠、大豆多糖;由微生物發酵產生的黃原膠、可得然膠;提取自海藻的卡拉膠、海藻酸鈉、海蘿膠;提取自其他植物的黃蜀葵膠、亞麻籽膠、沙蒿膠、阿拉伯膠、果膠;提取自動物皮、骨和結締組織的明膠;還有近些年被保健品廠家吹噓的甲殼素、葡聚糖、殼聚糖也都是膳食纖維。

這些食品添加劑你是不是希望食品企業多加一點呢?很可惜, 由於它們的增稠效果遠遠強於澱粉勾芡, 而且價格也比澱粉貴得多, 所以用量一般都很少。 獲取膳食纖維還是多吃全穀類、蔬菜水果和豆類, 就別指望食品添加劑裡面的增稠劑了。

其實無論用不用、用哪種、用多少種食品添加劑, 只要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就不會危害健康。 只要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就不會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