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不舒服有哪些症狀

很多寶寶的語言發育比較遲緩, 因此當寶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很難用明確的語言表達, 這時候大人可以通過一些症狀表現而判斷寶寶是否存在不舒服的情況。 寶寶不舒服的表現有很多, 除了最為明顯的哭鬧不停, 大人還需要從其他方面注意觀察, 那麼寶寶不舒服還會有哪些症狀呢?

1、哭鬧不安

哭是新生兒的語言, 寶寶會用以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是不舒服。 所以寶寶的哭聲是判斷身體狀況的信號之一。 如果寶寶總是哭鬧不安, 或是持續不哭不鬧, 媽媽就要警惕, 寶寶是不是生病了。 哭鬧分為生理性哭鬧和病理性哭鬧。 當寶寶出現不明原因的啼哭時, 媽媽應該先從生理性原因考慮, 如果排除了, 再考慮病理性因素, 必要時就要及時上醫院就診了。

2.大便異常

寶寶的便便也是反應身體健康的重要信號。 尤其是消化系統的疾病, 都會通過寶寶的排泄物顯現出來。 所以每天觀察寶寶的便便也是非常重要的。

3.食欲不佳

健康的寶寶能按時喝奶, 食量正常。 如果寶寶突然吃奶次數減少甚至不吃奶, 奶量也有所下降, 並伴有精神不佳、噁心、嘔吐或其它情況, 多半是在告訴媽媽“我生病了“。

因為一般新生兒患病時, 常常首先出現食欲下降, 不想吃飯、噁心及嘔吐等症狀。 吃奶時表現出吸吮無力或閉嘴搖頭。 這個時候, 新媽媽們就要注意了。

4.精神不振

正常的新生寶寶應該是神志清楚, 情緒正常, 愛笑, 不哭鬧, 兩眼靈活、有神。 並且對周遭的刺激能很快地做出反應,

如微笑、注視、驚醒等。 如果生病了, 寶寶會表現得反應力低下, 昏昏欲睡, 精神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