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想要睡好覺就得這麼做!

晚上睡不著, 半夜醒來難再入眠時, 與其躺在床上乾著急, 不如起床, 用一些小方法, 促進睡眠。

專家介紹說, 一般人睡覺時, 理想室溫為20℃~23℃,

20℃以下人就會感到寒冷, 超過23℃會感到熱。

體溫下降後, 人們更容易入睡。 在環境溫度為23℃時, 人的額部皮膚溫度一般為33℃~34℃, 手為30℃, 腳為27℃。 如果體內有“鬱火”, 皮膚溫度便會升高, 推遲大腦釋放出“睡眠激素”。 所以越煩躁越感覺熱, 越是難以入睡。 建議睡不著的時候, 不妨用自來水打濕毛巾擦擦四肢, 讓皮膚溫回到正常水準, 有利於儘快入睡。 但是, 有些人體質偏虛寒或屬於氣滯血淤型, 比如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捂熱被褥。 這類人體表經受寒冷刺激後, 大腦皮層會更興奮, 應該用溫熱的水擦, 有利於疏通氣血, 促進睡眠, 一般37℃~39℃的水溫對身體刺激較小, 放鬆身心幫助睡眠的作用也最好。

為了避免入睡困難, 建議大家睡前避免看刺激性的書籍、電影、電視,

如恐怖片, 可以放一些輕音樂, 但不要放節奏快、音量大的音樂。 飲食要儘量清淡, 少吃油膩、腥膻的食物, 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如果半夜醒來, 最好不要去看時間, 否則會增添心理壓力, 反而不利於睡眠。

此外,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必須對半夜醒來等不適引起足夠的警惕。 正如倫敦巴茨健康臨床中心心血管疾病專家查理斯·奈特博士提示的那樣, 當人們躺下時, 呼吸道更容易聚集黏液, 增加肺部壓力, 導致呼吸不暢。 如果入睡後兩個小時就被憋醒, 可能是心臟病甚至心衰的信號。 出現類似這種情況, 應積極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