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五穀雜糧的“藥性”解說

人離不開糧食, 精米細面吃刁了胃口的現代人, 現在已經是逐漸地慢慢把目光投向了五穀雜糧, 玉米、小米、大麥……每一粒果實都是由一顆被層層包裹起來的種子構成, 這一層包裹著的皮富含豐厚的蛋白質, 維生素B和礦物質, 胚芽則富含豐厚的脂肪酸和蛋白質, 因而, 相對而言, 比精製的米麵更有養分, 除此之外, 雜糧還能為人體供給格外的醫療作用。

五穀雜糧的醫療作用

小麥:含有鈣、磷、鐵及幫助消化的澱粉酶、麥芽糖酶等, 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 是保護人體血液、心臟、神經等正常功能的必需營養品。

另外常吃小麥還可增強記憶、養心安神。

小米:性甘微寒, 有健脾、除濕、安神等功效。

玉米:世界公認的"黃金作物"。 纖維素比精米、精麵粉高4---10倍。 纖維素可加速腸部蠕動, 排除大腸癌的因數, 降低膽固醇吸收, 預防冠心病。 玉米還能吸收人體的一部分葡萄糖,

對糖尿病有緩解作用。

大豆:性味甘平, 有健脾寬中、潤燥消水的效用, 可輔助治療疳積瀉痢、腹脹瘦弱、妊娠中毒、瘡痛腫毒、外傷出血等症。

綠豆:味甘性寒, 有利尿消腫、中和解毒和清涼解渴的作用。

豇豆:性味甘平, 有健脾、利濕、清熱、解毒、止血、消渴的功效。

中醫用豇豆作為腎病的食療品, 能補五臟、益氣和中、調養經脈。

蓧麥:蛋白質比大米、麵粉高1.6至2.2倍, 脂肪則多2至2.5倍, 而且蓧麥脂肪成分中的亞油酸含量較多, 易被人體吸收, 有降低人體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

蓧麥含糖成分少, 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蕎麥:蕎麥含有其它穀物所不具有的"葉綠素"和"蘆丁", 其維生素Bl、維生素B2比小麥多2倍、煙酸多3至4倍。 蕎麥中所含煙酸和蘆丁都是治療高血壓的藥物。

經常食用蕎麥對糖尿病也有一定的療效, 蕎麥外用還可治療毒瘡腫痛等。

大麥:其性滑膩, 故常與粳米同食.也可磨粉制糕作麵食用:還可煮茶飲服, 亦可釀造啤酒, 大麥澱粉含量略低於大米、小麥, 而蛋白質、鈣、B族維生素等物質遠高於大米, 有健脾開胃的功效, 大麥芽性甘溫胃, 可消食、下氣、回乳。

因其性涼, 故身體虛寒者應少食或不食。

調味料可食療

調味料不僅為菜肴添味增香, 內含的有用物質如香精油、酶等還有醫療效果。

茴香和蘭芹、胡椒、辣椒和薑不僅能刺激食欲, 還能刺激消化;中國民間還有治牙痛的偏方。

咀嚼丁香可減輕痛楚;辣椒、胡椒還能刺激血液迴圈;刺柏果利尿。

下面介紹的是一些常用的調味料。

它們會讓主婦們在烹飪時大顯身手。

八角茴香:形狀特殊。 顯星芒狀排列, 成熟時呈現棕紅色, 味道濃郁, 具有溫中健脾, 理氣止痛的作用。

常與牛羊肉類同煎, 去其腥臭而增其香味之用, 更可作藥用。

胡椒:胡椒源於印度, 種類有黑胡椒、綠胡椒和白胡椒之分。

1.黑胡椒可用於燉肉, 烹製野味和火鍋。

2.綠胡椒經醃制或凍幹後味道柔和, 可用於烹製羊肉、牛肉。

3.白胡椒是將成熟的胡椒剝皮後幹制而成, 味道比黑胡椒更柔和。 更香濃, 是烹煮魚, 紅燒菜肴的理想調味料。 有解毒、和胃的作用。

辣椒粉:辣椒粉是傳統的調味料。 種類多, 辣各有不同。 有溫中除濕去寒, 開胃消食發汗的作用, 可用於烹煮紅燒肉等。

肉桂:肉桂味道馥鬱, 因顏色深淺而味道略有差異。

淺棕色的味道柔和。 深色則濃烈。 製作糕點、甜品或燉肉均可使用。

肉桂對人體免疫功能有明顯的增強作用;其作用機理是, 可增強人體T淋巴細胞和 B淋巴細胞的增殖與分化.並增強其功能;增強殺傷細胞的殺傷功能以及單核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

生薑:常用的食療佳品, 微甘, 民間有"冬有生薑不怕風霜"之說, 能治風寒感冒, 嘔吐泄瀉等症。 適用於各種菜式, 尤其烹煮魚時, 可用薑除去腥氣。

薑還有助於消除傷寒、痢疾、病痛。

小茴香:小茴香是一種慣用的調味品, 味甘香。 茴香油具有刺激胃腸血管, 增強血液迴圈的作用, 適用於各種燉煮菜肴。

藏紅花:由採摘的藏紅花瓣製成, 微酸的芳香和製作的難度, 使其成為世上最昂貴的調味品,

可用於烹製羊肉、家禽、甜品和烤制糕點。

芥末:源于西亞。 現已得到廣泛種植, 加工成芥末醬, 燉、煮各類食物時均可使用。 有通氣、殺菌的作用。

大蒜:春秋季節, 每天吃幾瓣生大蒜, 可以預防痢疾與腸炎。

醋浸大蒜有助於預防流行性腦膜炎。

咱們我們夥兒在平常老是憂愁得了這個病啊那個病之類的, 習慣了老是去買哪些貴重的藥物, 卻沒想到咱們身邊的這些粗糧還有這麼多的很是優越的治病的功用, 這樣說出來我們恐怕還不是很相信哦, 可是現實的確是如此的啊, 咋俺們在平日要是多吃點雜糧, 儘管說不上是百病全無, 最少還能給我們一個極好的身體確保, 還能少花掉不少的錢, 這無論怎樣應該是非常合算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