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出遊採摘野菜謹防中毒 四種野菜最易引發中毒

花甲怎麼吃?

花甲豆腐湯

原料:蛤蜊250克、豆腐200克、鹹火腿肉1大片、蔥1根、薑2片、高湯1碗(500ml左右)、鹽1小勺、白胡椒粉適量。

做法:

1蛤蜊用冷水淘洗幾次,

放入清水中靜置2小時吐淨泥沙備用;

(水中放少許麻油能夠促使蛤蜊儘快吐沙)

2熱鍋, 把培根肉切小塊放入鍋中煸出香味, 再放入蔥薑一起爆香;

(此步不用放油, 培根本身會有少許油分滲出)

3倒入一碗高湯大火煮開;

4放入切塊的豆腐煮開;

5再放入蛤蜊, 中火加蓋煮5分鐘;

6最後調入鹽和白胡椒粉即可。

3、金雀花、茉莉花、棠梨花等鮮花類野菜

大多性溫平, 食用前用溫水清漂撿出雜物後加工食用, 過多食用時會引起頭暈、頭痛等不適。

4、生長于菜園邊, 田頭間的水芹菜、薄荷、酸蕎杆、灰條菜等野菜

有時也會因農藥化肥污染而導致不能食用。

野菜雖美味, 食用需謹慎。 不認識的野菜不要採摘和食用, 很多野菜含有毒素。 一些人們過去認識的野菜,

現在也發生了變種, 不能隨便亂吃, 像蕨菜, 現在人們看到的和它很像的都是線蕨, 那是有毒的。 還有就是民間所謂的一些野菜“偏方”, 在食用時應當慎之又慎, 一旦劑量過大, 即使沒有毒性, 也會引起消化不良, 近來醫院就有一些患者由於吃了過量的野菜而引發急性腸胃炎。

野菜的營養價值“不可迷信”

大部分野菜確實富含膳食纖維, 但其營養價值也不能過度迷信。 專家介紹:“野菜的營養價值不一定就比蔬菜高。 ”所以, 市民應正確評估野菜, 不應“過度迷信”。

山上的野菜種類很多, 市民常食用的只是其中幾種。 其實, 山上有毒的野菜不在少數, 但薺菜、山苜楂等市民常食用的野菜問題不大。 而野菜是否有毒, 基本無法從外觀上判斷, 所以建議市民在採摘野菜時不要圖奇圖新, 對於不知名的野菜, 儘量不要“嘗鮮”。 而對於市民常食用的幾種野菜, “其實, 民間俗稱的‘灰菜’和‘螞蚱菜’都有輕微毒性, 但其毒性通常用加熱及水浸可去除大部分。 所以如果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食用起來無大礙。 ”

專家說, 食用野菜成為不少市民的習慣, 不能強行禁止他們食用。 但是, 野菜的功效也沒有必要過分誇大, 它們和蔬菜各有各的優點, 不存在誰的營養價值更高的問題。

中毒後咋辦?

據專家介紹, 不同的山茅野菜, 中毒的表現也不一樣。 一般野菜中毒症狀較輕, 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為常見。 也有出現如頭痛、頭暈等神經精神症狀的。 但如果是野生植物中毒, 一般洗胃、催吐還不能緩解症狀, 因為野生植物中有毒物質作用快, 極易入血吸收。 因此, 一旦發現中毒者, 應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