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麻痹性腸梗阻

麻痹性腸梗阻是腸道出現的一些問題, 對於這一疾病大家都瞭解嗎, 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遇到這一疾病的時候也不是很多, 因此很多的人出現了這樣的疾病也沒能夠及時的發現, 這一疾病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腹脹的現象很明顯, 也會出現嘔吐的症狀, 應該要及時的去做一些檢查。

麻痹性腸梗阻也已經是常見的一種疾病了, 這一疾病出現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 有的時候是腹部在手術的過程中受到了一些機械的刺激, 還有腹腔內出現的炎症刺激, 都會引起麻痹性腸梗阻。

麻痹性腸梗阻的發生常與下情況有關:

1.腹部手術中的機械性刺激

病人在手術時, 因腸管及其系膜受牽拉刺激後蠕動功能暫時喪失, 或腸壁有不協調的蠕動存在。

2.腹腔內的炎症刺激

各種原因所致的腹膜炎尤其是彌漫性腹膜炎, 常發生腸麻痹乃至腹膨脹。

3.神經反射性刺激

各種絞窄痛, 如腎絞痛、膽絞痛、網膜扭轉發生的絞痛、卵巢囊腫蒂扭轉及精索絞窄後, 均可發生反射性腸麻痹。

4.胸腹部或脊柱中樞神經的損傷均可導致腸腔積氣、積液和腹脹。

5.腹膜後的病變

如感染出血腫瘤等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腸麻痹。

6.腸系膜病變

如腸系膜血管阻塞、腫瘤、扭轉等均可因神經衝動傳導到腸壁受阻而出現腸麻痹。

7.其他

如長期的乙醚麻醉、過度伸展的石膏背心固定, 以及腹外其他部位的感染, 如肺炎、腦膜炎或各種敗血症等偶爾也可引起反射性腸麻痹。

臨床表現

麻痹性腸梗阻的突出表現為全腹的明顯腹脹, 且常伴有嘔吐胃內容物, 嘔吐物中無糞味。 病人不能坐起, 感覺呼吸困難。 因體液大量丟失,

感極度口渴、尿量減少。 體檢:腹部膨隆, 腹式呼吸消失, 見不到腸型及腸蠕動波;腹部壓痛多不顯著;叩診呈均勻鼓音, 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聽診時腸鳴音明顯減弱或完全消失。 病人一般情況常較嚴重, 但無特殊的痛苦。

檢查

1.X線檢查

(1)腹部平片 ①胃、小腸和結腸有充氣呈輕度至重度擴張。 小腸充氣可輕可重, 結腸充氣多數較顯著, 常表現為腹周全結腸框充氣。 ②腹部立位平片:擴張的胃和小腸、結腸內出現寬窄不一的液平面。 ③結腸糞便不論是顆粒糊狀或是糞便塊狀糞團, 是確認結腸的可靠徵象。 ④急性腹膜炎者常于腹平片中出現腹腔積液征, 嚴重者還可出現腹脂線模糊。 ⑤腸壁因水腫、充血而增厚甚至出現橫膈動作受限,

肋膈角變鈍等胸腔積液徵象。

(2)胃腸造影 當麻痹性腸梗阻較輕時, 在服藥3~6小時後複查, 碘劑多可進入結腸, 而排除小腸機械性腸梗阻。 麻痹性腸梗阻較嚴重時, 造影劑也可下行極為緩慢, 在服藥3~6小時後仍停留胃和十二指腸、上段空腸內。

2.CT掃描

影像可見胃、小腸結腸均有充氣擴張, 以結腸改變較為明顯, 可見液平面, 與機械性腸梗阻比較, 動力性腸梗阻腸腔擴張廣泛但程度較輕。

4診斷

根據病人病史、臨床表現, 結合X線、CT等檢查診斷即可明確。 立位元X線平片檢查時, 往往全部腸襻有充氣擴張現象, 並可見腸腔內有多個液平面。 但也有少數病例只有個別腸襻發生局限性的腸麻痹。

5鑒別診斷

本病宜與機械性腸梗阻相鑒別。

後者常與腸腔堵塞、小腸先天性畸形和腸外壓迫等疾病有關, 臨床表現以陣發性腹絞痛為主要表現, 聽診腸鳴音亢進;而麻痹性腸梗阻多為持續性脹痛, 無絞痛發作, 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X線檢查, 機械性腸梗阻時充氣腸襯大小不一;麻痹性腸梗阻則可見胃腸道普通脹氣, 小腸充氣腸襻大小較為一致。

麻痹性腸梗阻出現後要能夠及時的去治療, 一般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 胃腸減壓, 一般的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也是可以痊癒的, 但是有的患者治療失敗了, 還是要考慮手術治療了, 同時在飲食上也要特別的注意, 要有科學的護理措施, 避免病情的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