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出伏”啦!一年中最兇險的34天來了,照顧好自己和家人!

8月21日, 是正式出伏的第一天, 這意味著, “三伏”過去了!出伏到秋分

8月21日——9月23日

這34天氣溫波動大

這34天是一年中氣溫波動最大、最頻繁的時候。 一天中的氣溫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 早晚涼爽, 晝夜溫差逐漸拉大是大趨勢。 所謂“早上涼颼颼, 中午熱死牛”!

而這樣的晝夜溫差, 最受影響的就是血壓!

血壓波動, 心血管疾病爆發!

很多人認為夏天氣溫高, 容易出現心血管意外。 也有人認為, 冬天寒冷刺激, 才容易出現心血管意外。

其實夏秋交替的時間才是心血管疾病的爆發期。 心血管醫生介紹, 人體本不怕炎熱, 更不懼嚴寒,

怕就怕“一冷一熱”這麼一折騰, 於是很多人就中風、心梗、甚至猝死!

記住這5點, 過好這些天1吃得“潤一點”

“出伏”之後, 夏季開始真正意義上向秋季過度, 氣侯逐漸乾燥, 人體的肺氣相對旺盛, 與其同時秋老虎還在發威, “燥”得很, 因此要吃得“潤”一點!

這10種滋陰潤燥的食物

這10種食物除了滋陰潤燥, 還有穩定血壓, 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比如芹菜、洋蔥就是天生的降壓菜!香蕉、蘋果中含有豐富的鉀離子, 也可以對抗身體中的鈉離子, 起到降壓的作用!不妨把這個功能表轉給家裡做飯人, 讓全家都吃的健康一些!

2揉得“勤一點”

早晚溫差大會造成壓差不穩, 如果這時勤按揉頭頸部, 可以防止血壓突增。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程凱介紹,

當你血壓升高的時候, 你只要去點揉或者是按壓風池穴、人迎穴, 大概5~15分鐘之間的範圍, 你的血壓就會有下降的趨勢。

3喝得“多一點”

這個時候穩定血壓除了按揉穴位外, 還可以多喝點“藥茶”。 今天給大家介紹3款藥茶, 可以說是理氣潤燥、平穩血壓的神器!

3款降壓的藥茶

4睡得“早一點”

出伏以後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 這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秋乏”。 這是因為經過“晝長夜短”炎熱的盛夏, 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現象, 特別是老年朋友。

此時如果不改變夏季晚睡的習慣, “秋乏”更容易出現。 另外, 出伏後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現血壓不穩, 引發心血管疾病。

專家介紹, 晚上11點到淩晨2、3點, 是人體的最佳睡眠時間, 錯過這個時間段, 睡眠品質就會大打折扣。

一般最好10點半就應該上床睡覺了, 特別是淩晨1點到3點一定要入睡, 否則對身體會有比較大的損傷。

5穿得“暖一點”

雖然我們常說“春捂秋凍”, 但對於中老年人, 特別是老年人, 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長袖“薄衣”。 這樣溫差對於身體的刺激要小的多, 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小的多!

不過早晚穿衣也有技巧, 一定護好脖子、後背、腳部, 這些都是血管最豐富的地方, 秋涼的刺激會促使血管急劇收縮, 引發危險。

出伏養生滋補的八個誤區

此外, 從出伏到秋分的這34天, 還有兩個重大的節日和兩個重要的節氣, 一起來瞭解!

處暑

2017年08月23日

星期三

(丁酉年(雞年)七月初二)

處暑, 即為“出暑”, 是炎熱離開的意思。 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

交節時間點在西曆8月23日前後, 太陽到達黃經150°。

處暑節氣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 處暑後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七夕節

2017年08月28日

星期一

(丁酉年(雞年)七月初七)

七夕節, 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 發源於中國, 是傳統民間重要的節日之一。

七夕節這一天, 中國少女主要活動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拜織女、拜魁星 、曬書曬衣。

中元節

2017年09月05日

星期二

(丁酉年(雞年)七月十五)

中元節, 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 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一樣, 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是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白露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

(丁酉年(雞年)七月十七)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

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 露水是由於溫度降低, 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 所以, 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

晝夜溫差可達十多度。 陽氣是在夏至達到頂點, 物極必反, 陰氣也在此時興起。 到了白露, 陰氣逐漸加重, 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 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 所以就稱之為白露。

等過完白露我們就迎接真正出伏34天的結束日——秋分。 那天, 才是真正“開始變冷”的日子!

往期回顧:

缺這種維生素, 竟然會增加5種癌症風險?

一直坐著不動的你, 知道對身體有多大傷害嗎

6個好習慣讓你比別人多活十年!現在知道還不晚

編輯 | 霏霏

喜歡的朋友,

到文末給我們點個

願健康與您長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