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苦良姜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Kǔ Liánɡ Jiānɡ

【別名】老虎姜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薯蕷科植物小花盾葉薯蕷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oscorea parviflora C.T.Ting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挖, 除去莖葉及須根,

切段鮮用。

【原形態】小花盾葉薯蕷 纏繞草質藤本。 根莖橫生, 圓柱形, 指狀或不規則分枝, 干后除去須根常留有白色點狀痕跡。 莖左旋, 無毛, 有時在分枝或葉柄基部兩側微凸起, 或具短刺。 單葉互生;葉片近革質, 綠色, 干后灰褐色, 三角狀卵形, 長卵形或卵圓形, 有時3-5淺裂, 中間裂片三角狀卵形, 兩側裂片圓耳狀, 邊緣淺波狀, 有時邊緣膜質, 先端漸尖, 基部寬心形、心形或近于截形, 兩面無毛。 雄花序不分技或分枝, 單生或2-3個簇生于葉腋;雄花無梗, 常2-3簇生, 再排列成穗狀, 每簇花常僅1-2朵發育, 基部常有膜質苞片3-4枚, 苞片卵形或三角狀卵形;花被6裂, 裂片卵形, 花開時平展, 紫紅色, 干后黑色;雄蕊6, 著生于花托的邊緣, 花絲極短, 與花藥幾等長,

藥內向。 雌花序與雄花序相似;退化雄藍成絲狀。 蒴果三棱形, 每棱翅狀, 半月形, 干后藍黑色, 表面常有白粉;每室種子2顆, 著生于中軸中部, 四周圍有薄膜狀翅。 花期3-8月, 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400-2000m的山坡石灰巖干熱河谷地區的稀疏灌叢或竹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滬水、永勝、祿勸、開遠及彌勒。

【化學成份】塊根含薯蕷皂甙元(diosgenin), 雅姆皂甙元(gamogenin), 根莖含著蕷皂甙元及甾甙:纖細薯蕷皂甙(gracillin), 原纖細著蕷皂甙(Protogracillin), 三角葉薯蕷皂甙(deltonin), 三角葉著蕷混甙(deltoside), 盾葉薯蕷根皂甙(zin.giberenin)A, 原盾葉薯蕷根皂甙(protozingiberenin)A。

【性味】苦;辛;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主癰癤腫毒;軟組織損傷;蜂螫蟲咬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