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活血止痛中藥——郁金

【植物來源】本品為姜科植物溫郁金、薑黃、廣西莪術或蓬莪術的乾燥塊根。 前兩者分別習稱“溫郁金”和“黃絲郁金”。 其餘按性狀不同習稱“桂郁金”或“綠絲郁金”。 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 除去泥沙及細根, 蒸或煮至透心, 乾燥。

【藥性】辛、苦, 寒。 歸肝、心、肺經。

【功效】行氣化瘀, 清心解鬱, 利膽退黃。 用於經閉痛經, 胸腹脹痛、刺痛, 熱病神昏, 癲癇發狂, 黃疸尿赤。

【應用】1、氣滯血瘀證 本品味辛能行能散, 既能活血, 又能行氣。 常與木香配伍, 氣郁倍木香, 血瘀倍郁金;若治肝鬱氣滯之胸脅刺痛, 可配柴胡、白芍、香附等用藥。 若治心血瘀阻之胸痹心痛, 可配瓜蔞、丹參等藥用;若治肝鬱有熱, 氣滯血瘀之痛經, 長配柴胡、梔子、當歸、川芎。

2、熱病神昏, 癲癇痰閉 郁金辛散苦泄, 能解鬱開竅, 且性寒入心經, 有能清新熱, 故可用熱陷心包之神昏, 可配伍石菖蒲、梔子;治癲癇痰閉之證, 可配伍白礬以化痰開竅。

3、吐血、倒經、尿血、血淋 郁金性寒, 味苦, 入肝經血分而能涼血降氣止血, 用於氣火上逆之吐血、倒經, 可配生地、丹皮、梔子等解火降瘀;用於熱結下焦, 傷及血絡之尿血、血淋, 可與生地, 小薊等藥同用

4、肝膽濕熱黃疸、膽結石 性寒入肝膽經, 能清利肝膽濕熱, 可治濕熱黃疸, 宜配茵陳蒿, 梔子;配伍金錢草可治膽結石。

【貯藏】置乾燥處, 防蛀。

【用法用量】煎服 5~12g;研末服 2~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