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口腔潰瘍 預防復發是關鍵

偶爾得一次口腔潰瘍, 煎熬幾天也就過去了。 但如果一兩個月就長一次, 嘴巴裡經常“破個小洞”, 不免讓人煩心。 因此, 如何預防口腔潰瘍復發是重中之重。

潰瘍復發多數有“病根”

實際上, 我們常見的口腔潰瘍就是指復發性口腔潰瘍, 它是口腔黏膜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 這種潰瘍往往頻繁發作, 這是為什麼呢?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中醫、黏膜科主任劉宏偉教授介紹, 復發性口腔潰瘍在人群中發病率約為20%, 可分為輕型、口炎型和重型口腔潰瘍, 其中80%是輕型口腔潰瘍。 目前認為, 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發作和以下因素有關:

1.消化系統疾病及功能紊亂。 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便秘、痔瘡等胃腸道疾病患者, 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發病率會明顯增高。 這是因為, 人體全身黏膜結構是相似的, 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的主要病損在消化道黏膜, 與此同時, 口腔黏膜也較為“脆弱”。 胃腸道疾病患者易發口腔潰瘍的另一重要原因是, 它影響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 同樣的道理, 不愛吃蔬菜水果的偏食者也易得口腔潰瘍。

2.內分泌變化。 有些女性每逢經期前後就會出現口腔潰瘍, 這可能與月經前的孕酮水準增高, 雌激素的水準降低有關。

3.遺傳因素。 患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兒女往往會有復發性口腔潰瘍, 但是發作頻率和程度卻不盡相同。

4.精神心理因素。 有的人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睡眠狀況不佳等情況下會發病, 這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5.慢性病的“併發症”。 糖尿病、血液病、結核病等慢性病患者, 由於黏膜的營養供應不良, 也容易出現口腔潰瘍。

6.其他因素。 包括缺乏微量元素鋅、鐵、葉酸、維生素B12等, 可能會降低免疫功能, 從而增加復發性口腔潰瘍發病的可能性。

不上火就能少發作

“病從口入”, 口腔潰瘍與飲食也是關係密切。 在飲食的五味中, “辣”是最容易讓人上火的。 易上火的人一定要儘量避免攝入過多辛辣燥熱的食物, 如辣椒、胡椒、花椒、生蒜、大蔥等。 典型的食物包括麻辣燙、紅油火鍋、水煮魚、毛血旺等。 此外, 具有溫熱性質的食物, 包括牛羊肉、臘肉、鯽魚、帶魚等,

以及荔枝、橘子、鳳梨、桂圓、石榴等“熱性”水果, 如果過多食用也會上火。

另外, 時下已經到了夏季, 在中醫的五行學說裡, 一年分為春、夏、長夏、秋、冬五個季節, 五臟的心對應著夏季, 是容易“心火旺”的時節。 很多人會出現煩熱、口幹、口腔潰瘍、小便短黃、失眠多夢等症狀。 除了上述日常生活方面的調理, 還可以適量吃些對口腔潰瘍有輔助治療作用的食物。 如大白菜湯、清炒豆芽、涼拌豆腐、清炒茼蒿等, 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水煮山藥、蓮心紅棗湯、杏仁核桃羹、糯米紅豆粥等能滋陰補氣。

常發口腔潰瘍的人還可以自製一些中藥茶飲。 蓮心梔子甘草茶:取蓮子心3克, 梔子9克, 甘草6克。 用開水浸泡後代茶頻飲, 每天1劑, 可連服3天。

這例藥茶具有清心瀉火的功效, 常用於因心火上炎導致的口腔潰瘍。 鮮藕蘿蔔飲:取生蘿蔔數個, 鮮藕500克。 將二者搗爛絞取汁液, 含漱汁液, 每天數次, 連續3天。 蓮藕和白蘿蔔能清熱除煩、生津止渴解暑, 適用於起口腔潰瘍時伴有口幹口渴、心煩身熱的人。

快速止痛促進癒合

改善生活品質最緊迫

治療“原發病”重在解決引起口腔潰瘍的根本問題, 減少發作。 然而一旦長了潰瘍, 在局部用藥緩解疼痛、促進癒合才是“當務之急”, 能有效緩解病情, 顯著提高生活品質。

促進癒合的藥物很多見, 中藥以桂林西瓜霜、冰硼散、珍珠粉等散劑為主, 西藥主要為含皮質激素、抗生素或生長因數的乳膏和膜劑等。 選用局部用藥時, 可以先試用中藥再試用西藥。

以目前最常用的三金西瓜霜系列產品為例, 它們以傳統良藥西瓜霜為主藥, 配以其他地道中藥材精製而成。 藥性平和, 對口腔黏膜及胃黏膜無強烈刺激。 內含人體必需的18種氨基酸及數種微量元素, 針對不同症狀與口味, 滿足了口腔咽喉患者的多元化個性需求。 其中, 桂林西瓜霜噴劑藥性最強, 治療口腔黏膜潰瘍的功效顯著。

使用桂林西瓜霜噴劑要注意, 噴劑中的藥物為粉劑, 與口腔噴霧劑不同, 在向口腔內噴藥時要屏住呼吸, 以防藥粉進入呼吸道而引起嗆咳。 噴劑應直接噴於患處, 以達到快速滲入創傷面的目的。 在用藥後半小時內, 應避免進食、飲水, 以方便藥物充分發揮作用。

心情好睡足覺勤漱口

生活調理是基礎

既然口腔潰瘍復發有跡可循, 那麼, 有針對性地調理生活, 就能有效預防潰瘍復發, 降低其發作頻率。 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避免損傷口腔黏膜。 尤其是牙齒不規整或有假牙的人, 由於摩擦口腔黏膜, 很容易頻繁出現潰瘍。 因此需要糾正咬唇、咬頰、咬舌等不良習慣, 拔除殘牙或改裝不合適的假牙。

2.注意口腔衛生。 很多人因為疼痛不敢刷牙, 這樣是不對的。 起潰瘍期間仍要保持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習慣, 可用加鹽涼白開水, 也可用藥物漱口液, 減少口腔細菌, 防止因食物殘渣而加重繼發感染。

3.保證充足的睡眠, 避免過度疲勞。 長期睡眠不足、勞累過度是口腔潰瘍反復發作的常見誘因, 這些不當行為會耗傷人體陰血。 陰虛則火旺,常會從口腔黏膜上“出火”,引起口腔潰瘍。

4.保持心情舒暢、樂觀開朗。中醫認為,如果長時間處於煩躁、憂鬱、壓抑等不良情緒的困擾中,很容易產生“鬱火”,這也是導致口腔潰瘍的常見原因。

四種情況,快去醫院

需要注意的是,口腔潰瘍不僅是一種病名,更是一種症狀。許多口腔黏膜病都會出現潰瘍,除了最常見的復發性口腔潰瘍,還有口腔結核、口腔鱗癌、口腔扁平苔蘚、盤狀紅斑狼瘡、多形紅斑、白塞病、克隆氏病等。值得提醒的是,口腔潰瘍雖然是常見病,但因為有惡變的可能,因此鑒別其良、惡性,是人人關心的問題。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通過識別下列特點,有助於進行簡單的判斷:

首先是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良性口腔潰瘍一般1—2周內即可癒合。如果歷時較長,超過兩個月仍沒有痊癒,或發作頻繁,一個月超過兩次,都需要儘快去醫院就診。

其次是形態和數量。形態較規則,圓、橢圓或呈線條形,邊緣整齊、清楚,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晰,凹陷的基底部較平滑,摸上去柔軟,且疼痛明顯,多是良性的。而惡性的形態多不規則,邊界不清,邊緣隆起呈凹凸不平狀,潰瘍底部不平,呈顆粒狀,摸起來感覺有些硬,不同於其他部位,而且潰瘍不疼或不太疼。

再者是全身情況。良性口腔潰瘍的全身症狀較少,頸部淋巴結不腫大,或略有腫大但不硬、不粘連。惡性口腔潰瘍則相反,會表現出相應頜面部腫大、淋巴結粘連。

最後是對藥物的敏感程度。良性口腔潰瘍使用正確藥物治療效果明顯,能加速癒合。惡性的對藥物反應差,藥效不明顯。此外,有些人沒有找到準確病因就擅自用藥,結果潰瘍不但沒有好轉,還越來越重。應該提醒的是,若良性口腔潰瘍用藥8次後,仍疼痛不止,潰瘍不消,說明該藥無效,應上醫院檢查,並在醫生指導下換藥。

陰虛則火旺,常會從口腔黏膜上“出火”,引起口腔潰瘍。

4.保持心情舒暢、樂觀開朗。中醫認為,如果長時間處於煩躁、憂鬱、壓抑等不良情緒的困擾中,很容易產生“鬱火”,這也是導致口腔潰瘍的常見原因。

四種情況,快去醫院

需要注意的是,口腔潰瘍不僅是一種病名,更是一種症狀。許多口腔黏膜病都會出現潰瘍,除了最常見的復發性口腔潰瘍,還有口腔結核、口腔鱗癌、口腔扁平苔蘚、盤狀紅斑狼瘡、多形紅斑、白塞病、克隆氏病等。值得提醒的是,口腔潰瘍雖然是常見病,但因為有惡變的可能,因此鑒別其良、惡性,是人人關心的問題。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通過識別下列特點,有助於進行簡單的判斷:

首先是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良性口腔潰瘍一般1—2周內即可癒合。如果歷時較長,超過兩個月仍沒有痊癒,或發作頻繁,一個月超過兩次,都需要儘快去醫院就診。

其次是形態和數量。形態較規則,圓、橢圓或呈線條形,邊緣整齊、清楚,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晰,凹陷的基底部較平滑,摸上去柔軟,且疼痛明顯,多是良性的。而惡性的形態多不規則,邊界不清,邊緣隆起呈凹凸不平狀,潰瘍底部不平,呈顆粒狀,摸起來感覺有些硬,不同於其他部位,而且潰瘍不疼或不太疼。

再者是全身情況。良性口腔潰瘍的全身症狀較少,頸部淋巴結不腫大,或略有腫大但不硬、不粘連。惡性口腔潰瘍則相反,會表現出相應頜面部腫大、淋巴結粘連。

最後是對藥物的敏感程度。良性口腔潰瘍使用正確藥物治療效果明顯,能加速癒合。惡性的對藥物反應差,藥效不明顯。此外,有些人沒有找到準確病因就擅自用藥,結果潰瘍不但沒有好轉,還越來越重。應該提醒的是,若良性口腔潰瘍用藥8次後,仍疼痛不止,潰瘍不消,說明該藥無效,應上醫院檢查,並在醫生指導下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