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夏日清暑利濕健脾胃

夏季天氣炎熱, 晝長夜短, 降雨增多, 濕度也逐漸增加, 讓人感覺濕熱難耐。 唐山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朱葉珊介紹, 即將進入小暑時節, 小暑節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 而人體陽氣在外, 脾胃相對空虛, 很容易出現寒熱錯雜的狀況。

脾臟位居中焦, 運化水穀, 喜燥惡濕, 而暑濕之邪困脾, 會造成脾胃運化功能紊亂, 出現食欲不振, 脘腹飽脹, 或者腸鳴腹瀉等症狀。 小暑節氣, 應注意清熱祛暑, 以清淡為佳。 不宜多食辛辣, 使火熱更盛, 容易出現口腔潰瘍、便秘、痤瘡等症情。 從養生角度說, “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過食辛辣後, 汗孔擴張, 會造成陽氣流失。 宜多飲水, 補充水分, 多食西瓜、黃瓜、絲瓜、冬瓜等蔬菜和水果;還可以用荷葉、淡竹葉、薄荷葉、金銀花、菊花和百合花等藥材沖泡成茶, 消暑生津;再有中醫理論認為:“苦能清熱”。 可吃些苦瓜, 苦苣菜等, 取其清熱消暑功效。

因為天氣炎熱, 一些人喜歡冰凍飲料, 這是不可取的, 因為冰冷之品屬於濕冷邪氣, 會困厄中焦, 導致脾胃運化功能障礙。 也就是說, 這些冷飲直接進入胃腸道後, 不僅損傷消化道黏膜, 而且影響胃腸道蠕動, 出現腹痛、腹瀉、食欲減退等症狀。 而另一方面, 夏天裡有些人喜歡進食辛辣、燒烤之品, 吃得渾身出汗, 感覺很暢快。

小暑時節起居, 穿衣面料以輕薄、透氣、吸汗的棉麻布料為宜,

款式則以寬鬆為度, 不宜穿著過於緊繃衣物, 以免使汗孔不能舒張, 影響汗液的排出。 不要長時間暴曬, 要避免活動強度過大, 如果外出做好防曬措施, 以免中暑;也不要貪涼喜冷, 把空調調的過低, 或長期在空調房中, 因為損傷陽氣會出現頭暈、噁心、感冒、腹瀉、腹痛等症狀。

朱葉珊提醒, 中醫認為, 暑邪為陽邪, 炎熱升散, 傷及人體後, 可上犯頭目, 內擾心神, 嚴重者導致高熱心煩、面赤煩躁等暑熱證。 因此在情志方面要注意保持“心靜”。 遇到任何事情都要保持心氣平和, 做到“心靜自然涼”, 否則心火妄動, 加之酷暑火熱邪氣, 即所謂“內外合邪”, 易出現傷暑之證。

總之, 要對付暑熱天氣, 可以在飲食起居的各個方面入手, 度過美好夏天。

(史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