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臘八節“煮五豆”的傳說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 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 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開始于宋代。 每逢臘八這一天, 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到了清朝, 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在宮廷, 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 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 在民間, 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 祭祀祖先;同時, 闔家團聚在一起食用, 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 爭奇競巧, 品種繁多。 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 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 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

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 就開始忙碌起來, 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 再用微火燉, 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 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的人家, 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 再放在鍋中煮。 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 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 用剔去棗核烤幹的脆棗作為獅身, 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 桃仁作為獅腳, 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 然後用糖粘在一起, 放在粥碗裡, 活象一頭小獅子。 如果碗較大, 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 更講究的, 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

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 這種裝飾的臘八粥, 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

以下列舉幾種有名的配方:

《雞肋篇》所記配方:“甯州(今遼寧複縣一帶)臘月八日, 人家竟作白粥, 于上以林栗之類, 染以眾色, 為花鳥象, 更相送遺。 ”

《金瓶梅》所記配方:“(蘇北)粳米投著各樣榛、松、栗子、果仁、梅桂、白糖粥兒。 ”

《明宮史》所記配方:“(明宮內)前幾日將紅棗搗破泡湯, 至初八早, 再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 供於佛聖前, 並于房牖、園樹、 井灶之上, 各分佈所煮之粥。 ”

《清嘉錄》所記配方:“(蘇州)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 調之臘八粥;或有債自僧尼者, 名曰佛粥。 ”

《紅樓夢》所記配方:各色米豆加五種菜果(紅棗、栗子、花生、蒙用、香芋)。

宋朝吳自牧撰《夢粱錄》卷六載:“八日,

寺院謂之‘臘八’。 大剎寺等俱設五味粥, 名曰‘臘八粥’。 ”此時, 臘八煮粥已成民間食俗, 不過, 當時帝王還以此來籠絡眾臣。 元人孫國敕作《燕都遊覽志》雲:“十二月八日, 賜百官粥, 以米果雜成之。 品多者為勝, 此蓋循宋時故事。 ”《永樂大典》記述“是月八日, 禪家謂之臘八日, 煮經糟粥以供佛飯僧”。 每逢十二月初八日, 東京開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寶五味粥, 即“臘八粥”。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 十二月初八日, 各個寺院送七寶五味粥讓門徒鬥飲, 稱之為“臘八粥”, 又稱“佛粥”。 宋代大詩人陸游詩中說:“今朝佛粥更相饋, 反覺江村節物新。 ”也說的是臘八送粥之事。 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類作粥, 謂之臘八粥。 ”

到了清代,

雍正三年(西元1725年)世宗將北京安定門內國子監以東的府邸改為雍和宮, 每逢臘八日, 在宮內萬福閣等處, 用鍋煮臘八粥並請來喇嘛僧人誦經, 然後將粥分給各王宮大臣, 品嘗食用以度節日。 《光緒順天府志》又雲:“每歲臘月八日, 雍和官熬粥, 定制, 派大臣監視, 蓋供上膳焉。 ”臘八粥又叫“七寶粥”, “五味粥”。 最早的臘八粥是紅小豆來煮, 後經演變, 加之地方特色, 逐漸豐富多彩起來。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裡則稱“臘八粥者, 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棗泥等, 和水煮熟, 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切不可用蓮子、扁豆、江米、桂圓, 用則傷味。 每至臘七日, 則剝果滌器, 技夜經營,
至天明時則粥熟矣。 除祀先供佛外, 分饋親友, 不得過午。 並用紅棗、桃仁等製成獅子、小兒等類, 以見巧思”, 頗有京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