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牙齒好像有裂縫是什麼原因

在平時飲食當中, 有些人在吃東西的時候, 會突然感到鑽心的疼痛, 引起這樣的現象的原因比較多, 其中牙隱裂是比較常見的現象, 牙隱裂一般用肉眼是看不出來的, 它的裂縫非常的細小, 但是這種裂縫已經損傷到牙齒的內部結構, 這時候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 進行相應的治療。

牙隱裂常能掩人耳目

牙隱裂是指發生在牙齒表面的非生理性細小裂紋, 常與牙齒表面窩溝重疊並向一側或兩側邊緣脊伸延。 牙隱裂剛開始沒有明顯的症狀, 一般發生了定點咬物痛才會引起病人注意。 打個淺顯的比喻, 牙隱裂就像牆壁的裂縫, 當裂紋剛開始形成時, 並不會發生滲水, 但當裂縫深到穿透牆壁時, 就可能發生滲水。 ”牙隱裂最開始發生在牙齒最外層的釉質層即琺瑯質層, 此時患者並常無自覺症狀, 當裂紋深及牙本質深層, 或累及牙神經腔時, 則會出現牙髓炎症狀,

過冷過熱食物會激惹痛, 不敢用患牙側咀嚼, 很多人這時才看醫生, 更有甚者發展到牙齒出現自發痛或夜間痛才就診, 但此時儘管醫生可為患者控制疼痛和完成治療程式, 但患牙的預後效果並不好。

別小看了牙隱裂這些非生理性的細小裂紋, 若發現得太晚, 就有很多麻煩。 需進行牙髓治療的病人中, 1/4是由牙隱裂引起的。 牙隱裂雖然不如齲齒常見, 但不易被發現, 很多人可能到不得不拔掉牙齒時仍不知其根源是牙隱裂。

什麼人最容易出現牙隱裂

專家指出, 除了牙發育因素外, “牙尖”特別高的牙齒、愛咬硬物的人最容易出現牙隱裂。 林正梅教授指出, 某些牙齒所受的咬合力增大是它們出現牙隱裂的重要原因。 “牙齒咬合面有溝有窩, 會將咬東西時產生的力分散, 對牙齒有劈裂作用, 某些牙尖特別高聳、使用較多的牙齒受力愈大, 所產生的水準分力愈大, 隱裂發生的機會也愈大。 ”咬啤酒蓋、核桃殼、骨渣等硬物, 也是令某些牙齒所受的咬合力增大的重要原因,

久而久之牙齒便出現裂縫。

怎麼預防

牙隱裂很“陰險”, 臨床診斷難、療效差, 但並不是沒有蛛絲馬跡可尋。 專家指出, 牙隱裂會從沒症狀到有症狀, 由於沒症狀時很難被發現, 除了每半年至一年應該做一次口腔全面檢查外, 還應在一有症狀時就立即就醫,

即使只是輕微的疼痛。 輕微的隱裂可通過調磨牙齒等手段使全口牙在使用時受力均衡, 或在牙隱裂還沒裂到牙神經腔時給它戴上烤瓷牙冠這頂人工“帽子”, 將之加固;當牙隱裂深入到牙髓時, 則須先進行根管治療再戴“帽子”了;若牙隱裂持續發展波及到牙根時, 通常會導致反復的牙周感染, 病牙幾乎無保留價值, 只能拔牙。

愛咬硬物易有牙隱裂, 補過的牙少咬堅果

專家指出, 避免牙齒受力過大是防止牙隱裂發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少咬硬物。 這裡說的硬物主要指啤酒蓋、核桃殼、骨渣等, 也不建議牙齒有大面積填充物的人常吃堅果, 因為這些被填補過的牙齒承受能力不如健康牙。

二、治療磨牙症。

有的人不把磨牙症當一回事而忽略治療, 磨牙症會磨耗健康牙齒, 同時不均勻磨耗造成咬合面牙尖、邊緣脊高聳, 均易出現牙隱裂。

三、避免單側咀嚼。 單側咀嚼會加重單側牙齒的負荷, 也容易出現牙隱裂。

四、缺失的牙齒儘早修復上。 缺失的牙齒會導致全口咬合力分佈不均, 使余留的健康牙齒負荷過重而出現牙隱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