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眼藥水千萬別隨意滴

受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 黃仲委教授

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張秋霞

眼幹、眼癢、眼睛紅……這是許多人都曾遇過的眼睛問題,少數人可能會去看醫生,但大多數人都認為這不過是小問題,自己去藥店買眼藥水滴滴就好。眼科醫生表示,隨意滴眼藥水的做法是錯誤的,眼睛不適不一定僅僅是眼病,自己買眼藥水滴可能會貽誤病情,特別是激素類眼藥水更不能長期自行使用。

眼癢 激素類眼藥水不能亂滴

眼下正是過敏性眼病的高發季節,部分患者會感覺眼部奇癢難忍,忍不住會去揉眼睛。新病號可能會去看醫生,老病號往往自己去藥店買支激素類眼藥水來滴。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黃仲委教授介紹說,激素類眼藥水消炎、止癢效果很好,但千萬不能自己隨便用,更不能長期使用.因為激素類眼藥水有誘發青光眼、導致白內障、加重角膜炎等副作用,一定要在眼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用的時間如果超過一周,要觀察眼壓的變化。

黃仲委介紹,有些患者會走另一個極端,對激素類眼藥水的副作用一知半解,“談激素而色變”,即便醫生開了也不敢用。黃教授解釋,對於一些過敏性眼病,如春季卡他性結膜炎急性惡化期的眼紅、奇癢,若應用肥大細胞抑制劑如色甘酸鈉滴眼液等治療無效時,可先局部使用激素,甚至必要時配合短期全身用藥以控制炎症反應。但這類治療一定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並密切監測眼壓、視力等變化。等病情穩定後,再改用較溫和的抗組織胺藥水繼續治療。

眼紅 別把氯黴素當預防藥

最近,廣州氣溫升高,游泳的人越來越多。很多游泳愛好者家中常備氯黴素眼藥水,甚至一從游泳池出來,就滴上幾滴氯黴素來“預防”出現眼紅問題。

黃仲委教授介紹,引起眼紅的原因有很多,如急性結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等等。雖然都屬於病菌感染,需要消炎、清熱,但在治療以及處理上仍有不同。比如說症狀較輕的紅眼病患者只要沖洗眼睛、頻滴能清熱解毒或消炎的眼藥水,多數人3~5天就能基本痊癒;而症狀較重者,除了多滴消炎眼藥水,還可配合口服疏風清熱、解毒涼血的中藥,使病情更快得到控制。

氯黴素有較好的消炎效果,在急性結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的治療中都可能會使用,但並不建議經常使用,尤其不能作為“預防用藥”使用,因為有研究顯示,濫用氯黴素可能引起白細胞減少,甚至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

去年頒佈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規定,氯黴素等10多種含有抗生素的眼藥水需憑醫生處方才能購買,目的就是避免人們濫用。

醫生提醒,對氯黴素過敏者、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不足者、肝功能欠佳及腎功能有損傷者、老年人、孕期與哺乳期婦女以及嬰幼兒,須慎用氯黴素滴眼液。

眼幹 用藥不緩解要查病根

眼睛乾澀,是都市白領常見的“職業病”之一。很多人喜歡去買眼藥水來緩解眼睛乾澀。黃仲委特別提醒,眼睛乾澀不一定僅僅是眼病造成的。如乾眼症,除了是沙眼、慢性結膜炎、屈光不正等造成外,也要注意是否因全身性疾病或內分泌失調所造成,尤其是比較頑固的乾眼症,必要時應到相關科室協助診療。此外,一些藥物會加重乾眼症狀,如抗組胺藥、降血壓藥、鎮靜劑和抗抑鬱藥等。因此,出現眼睛乾澀,用了眼藥水以後不能緩解,除了找眼科醫生外,也有可能需要找內科或婦科醫生診治。自己長期擅用潤眼液,也許會耽誤病情。因為有些潤眼液能收縮血管,滴入眼睛有清涼感,讓眼睛不再充血,暫時使眼睛感到舒服,但眼睛乾澀的原因未找到,就不能真正治癒。

如果診斷明確,排除了其他器質性病變,單純是眼睛乾澀,醫生會給患者開一些保健類眼藥水或是含玻璃酸鈉的人工淚液,能濕潤眼睛,緩解幹眼不適。

Tips

1、滴眼藥水前要洗手

使用前要先洗手,眼藥水瓶不要碰到眼睛或睫毛,滴完眼藥水之後最好再度洗手,尤其是急性感染性眼病患者更要注意。眼藥水應該專人專用,避免交叉感染。滴眼藥水時,要拉開下眼皮來滴,不要直接滴在黑眼珠上。因為角膜比較敏感,眼藥水滴在上面常會引起反應性閉眼,將眼藥水擠出,起不到作用。

2、眼藥水

不是滴得越多越好

滴眼藥水的次數有講究,不同的眼病要求不同,如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為了迅速降低眼壓,要求每十分鐘滴一次,慢性青光眼則每天滴一次或兩次。有些人眼睛乾澀難受,急於治癒,頻頻滴眼藥水,甚至一個小時滴幾次,反而造成症狀加重。所以,滴眼藥水必須嚴格按醫囑或藥品說明書,不要隨意亂滴。

3、開了封的眼藥

只有兩到三周的保質期

為保證藥效,眼藥水多含防腐劑,但廠家會注意安全指數。目前只有極少數小包裝眼藥水不含防腐劑,但一天內要用完。如果因眼疾需要使用眼藥水,患者可遵醫囑放心使用。眼藥水打開以後,由於接觸了空氣並有被污染的可能,最好兩周內用完,開封太久的不建議使用。對眼藥水的顧慮,患者不該聚焦在有沒有防腐劑,而應關注用得對不對。黃仲委教授建議,沒事別滴眼藥水;有問題也別長期滴一種,畢竟“是藥三分毒”,眼藥水也是同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