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洋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始載於《中國植物志》。

【拼音名】Yánɡ Dì Huánɡ

【英文名】Common Foxglove Leaf

【別名】地鐘黃、洋地黃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毛地黃或毛花毛地黃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gitalis Purpureal L。

採收和儲藏:北方作1年生栽培, 南方可作2年生栽培。 當葉片肥厚濃綠粗糙, 停止生長時, 即可採收。 北方9月初至10月底採收, 葉片中強心甙含量最高。 北方1年可采葉2-3次, 南方可采3-5次。 采後, 在60℃以下迅速乾燥。

【原形態】

1.多年生草本, 高60-120cm。 除花冠外, 全株被灰白色短柔毛和腺毛。 莖直立, 單生或數條成叢。 基生葉多數成蓮座狀;葉柄長2-8cm, 具狹翅;葉片卵形或長橢圓形, 長5-40cm, 先端急尖或鈍,

基部漸狹, 邊緣具帶短尖的圓齒, 少有鋸齒;莖生葉下部的與基生葉同形, 向上漸小, 葉柄短直至無柄而成為苞片。 總狀花序頂生;萼鐘狀, 長約1cm, 果期增大, 5裂幾達基部, 裂片長圓狀卵形;萼鐘狀, 長約1cm, 果期增大, 5裂幾達基部, 裂片長圓狀卵形, 先端鈍至急尖;花端被白色柔毛, 上唇2淺裂, 下唇3裂, 中唇片較長;雄蕊4, 二強, 柱頭2裂。 蒴果卵形, 先端尖, 密被腺毛。 種子短棒狀, 被毛及蜂窩狀細紋。 花期5-6月。

2.本種與毛地黃的區別是:葉長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 長5-30cm, 寬約1.5cm, 先端尖銳, 基部楔形而略抱莖, 全緣, 基生葉邊緣具不規則的鋸齒, 兩面無毛, 僅沿邊中部以下有白色長綿毛, 主脈較粗, 側脈自葉的基部伸達葉片上部, 或與主脈呈銳角, 向先端直走似平行脈狀,

無柄。 花較小, 長約2cm;花梗長約2mm;花冠常為乳白色。

【生境分佈】

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有引種栽培。 原產歐洲。

北京、上海浙江引種栽部。 原產葡萄中部。

【鑒別】1.取粉末1.0g,加50%乙醇20ml及10%醋酸鉛溶液10ml水浴上煮沸2分鐘, 再加10%硫酸鈉溶液10ml, 放冷後離心沉澱, 上清液分置於2支試管中, 一管做空白對照, 另一管加2% 3,5-二硝基苯甲酸堿試液等量, 水浴中加熱片刻, 溶液顯紫紅色。 (檢查強心甙)2.粉末約0.5g,加氯仿5ml, 振搖數分鐘, 過濾盛於小蒸發皿中蒸幹, 待冷, 加0.5%三氯化鐵冰醋酸液1ml, 溶解殘渣後置小試管中, 沿管壁徐徐加濃硫酸1ml, 兩液交界處顯棕色, 上層冰醋酸液顯藍綠色。 (α-去氧糖反應)

【性味】味苦;性溫

【歸經】歸心經

【功能主治】強心;利尿。 主心力衰竭;心臟性水腫

【用法用量】內服:粉劑,

每次0.1-0.1g, 極量0.4g。 或製成片劑、注射劑用。

【注意】用量的個體差異很大, 必須根據患者的反應以確定劑量。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葉:強心劑。 用於興奮心肌, 增加心肌收縮力, 使收縮期的血液輸出量增加, 改善血液迴圈。 對心脈水腫患者有利尿作用。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