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遺傳性老年癡呆症機制獲發現

一項來自麻塞諸塞州綜合醫院和布萊根婦女醫院的最新研究首次發現導致遺傳性阿爾茨海默病發生的遺傳突變是如何導致該疾病的破壞性影響的。 這項研究成果線上發表在著名國際期刊neuron上, 顛覆了之前關於早老素基因突變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破壞性作用的傳統觀念, 並為針對阻斷早老素活性而設計的藥物無法有效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提供了一種合理解釋。

在之前的研究中, 對presenilin基因突變導致神經退行性病變的機制瞭解較少, 普遍認為這種基因突變會增加presenilin和γ分泌酶活性, 導致β澱粉樣蛋白的過度合成,

易於發生沉積。 而在本項研究中, 研究人員發現presenilin-1 基因突變會通過降低presenilin-1 蛋白以及γ分泌酶功能促進阿爾茨海默病發生。 研究人員發現在成年小鼠中抑制presenilin和γ分泌酶活性會引起類似阿爾茨海默病的神經退行性病變, 這與之前的普遍性觀點是相反的 。 他們將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presenilin特異性突變基因敲入到小鼠中, 替代正常的presenilin基因, 與對照小鼠相比, 轉基因小鼠的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有明顯缺陷, 通過進一步檢查發現這些轉基因小鼠與阿爾茨海默病病人的大腦有類似的突觸功能障礙和衰老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病變。

這篇文章清晰地闡述了與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有關的基因突變是如何通過影響presenilin和γ分泌酶活性導致神經功能紊亂造成破壞性影響的,

並首次構建出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發生的基因突變動物模型,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