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牛耳大黃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重慶草藥》

【拼音名】Niú ěr Dài Huánɡ Yè

【來源】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皺葉酸模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umex crispus L.

採收和儲藏:4~5月采葉, 曬乾或鮮用。

【性狀】性狀鑒別 枯綠色, 皺縮。 展平後基生葉具長葉柄, 葉片薄紙質, 披針形至長圓形, 長16-22cm, 寬1.5-4cm, 基部多為楔形;莖生葉較小, 葉柄較短, 葉片多長披針形;先端急尖, 基部圓形、截形或楔形, 邊線波狀皺褶, 兩面無毛;托葉鞘筒狀, 膜質。 氣微, 味苦、澀。

【化學成份】牛耳大黃葉含維生素(vitamin)A[1]。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 主熱結便秘;咳嗽;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作菜食。 外用:適量, 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