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好急人!孕婦遭遇闌尾炎該怎麼辦?

闌尾炎">

懷孕期間得了闌尾炎怎麼辦?手術切除, 還是保守?

女士懷孕後, 往往全家人都小心翼翼地伺候著, 生怕出問題, 但闌尾可不給大家賣面子……

那是個週末, 王女士夜裡腹部就開始不舒服, 她以為是晚飯後吃了些水果, 胃腸不消化的不適反應, 但第二天早上王女士腹部疼痛的症狀仍然沒有消失, 感覺疼痛症狀可以忍受, 也就沒在意, 就照常上班去了。

沒想到, 中午王女士腹部疼痛突然加劇, 無法忍受, 急診到醫院一檢查, 令王女士沒想到的是, 肚子疼竟然是急性闌尾炎引起的, 而且需要立即手術。

孕婦的闌尾炎有何不同

孕期闌尾炎的三個特點:

1. 孕婦容易得闌尾炎;

2. 孕期闌尾炎症狀與普通人不同, 容易誤診;

3. 孕期闌尾炎, 發展迅速, 後果較嚴重。

闌尾炎作為外科最常見的疾病, 可以發生在各個年齡層中, 尤其以20~30歲青壯年發病率最高(約40%)。

而闌尾炎的男女比例大概是3:2,

在高發的年齡層中, 不少女性正處在懷孕中。

由此看來, 妊娠期急性闌尾炎在臨床上並不少見。 那這種特殊類型的闌尾炎有什麼特點呢?

★ 疼痛位置不典型

典型闌尾炎在上圖所示位置有固定的壓痛點, 但孕婦闌尾炎發作時, 其壓痛點沒有那麼固定。

因為隨著孕期的增加, 子宮會不斷增大, 增大的子宮擠壓盲腸和闌尾向右上腹移位。 所以這時候的壓痛部位也隨之升高。 妊娠足月的闌尾甚至可到達膽囊區, 已經接近右側肋骨的高度。

★ 疼痛不明顯

另一方面, 未懷孕時的闌尾在右下腹, 十分靠近腹壁, 所以闌尾的炎症很容易刺激到壁腹膜, 由此產生腹膜炎時, 疼痛刺激也比較顯著, 體征也比較明顯。

但是被子宮擠上升後, 闌尾處於更深的位置, 所以壓痛、腹肌緊張等徵象就不明顯了。

上訴因素給妊娠期急性闌尾炎的診斷增添了困難, 越近妊娠晚期, 越難診斷。 若醫生無豐富的臨床經驗, 容易延誤治療, 甚至誤診, 需要與卵巢腫瘤、上尿路感染、膽結石等鑒別。 這時候常常需要B超輔助診斷。

孕期闌尾炎更危險

妊娠時盆腔臟器較為充血, 炎症發展也較快, 容易發生闌尾壞死或穿孔。

本來我們人體的腹腔內有一張大網膜, 大網膜可以包裹限制住炎症;但是增大的子宮改變了腹腔結構的位置, 所以闌尾的炎症不易被包裹, 容易在上腹部擴散。 因此, 孕期闌尾炎即便臨床表現輕, 但事實上更加危險。

值得注意的是, 腹腔的炎症會刺激周圍的臟器,

包括子宮, 容易誘發宮縮, 導致流產或早產, 威脅母子生命安全。 尤其是發展到彌漫性腹膜炎時, 毒素或細菌入血後甚至會感染性休克, 對母嬰來說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確診後的治療難點

確診闌尾炎後, 如何治療卻讓人難以抉擇。 按照教科書上所說, 孕婦得闌尾炎後, 應首先考慮手術, 但實際生活中, 想說動孕婦做闌尾炎切除手術, 是很難的。

為孕婦做闌尾炎手術的決定, 可以分階段來看:

★ 妊娠早期(1~3個月):

一旦明確診斷, 無論症狀輕重, 均應該做手術。 因為這個時期的胚胎發育尤其重要, 容不得闌尾炎這個炸彈在體內。

★ 妊娠中期(4~6個月):

此期手術安全性更高, 胎兒也相對穩定。

★ 妊娠晚期(7~10個月):

子宮大得明顯,

腹腔感染更難控制, 所以更應該及時手術。 即使可能刺激早產, 也要冒這個險。 並且, 照目前的醫療水準, 大部分早產嬰兒能成活。

臨產期的急性闌尾炎如果併發闌尾穿孔或全身感染嚴重, 可以考慮剖宮產, 同時行闌尾切除術。

雖然醫生對於孕期闌尾炎的建議是手術, 但多數孕婦還是擔心手術前打麻藥對胎兒有沒有影響?手術會不會導致流產?術後用藥對胎兒有沒有副作用?諸如此類擔心, 讓孕婦及家人都很難接受挨一刀的選擇。

其實孕期闌尾炎是婦產科和普外科常見的案例, 不必過於擔心, 醫生選用的抗生素都是對胎兒來說安全的藥物, 麻醉也選擇的是與剖腹產相同的“半身麻醉”鎮靜藥, 如果有可能影響胎兒,

還會加用抑制宮縮的藥物。

必須要提醒的是, 如果因為一時的顧慮選擇了保守治療, 那麼抗生素使用時間會更長, 並有闌尾炎復發的可能, 萬一孕期闌尾再次出現炎症, 處理起來就更困難了。

總而言之, 妊娠期闌尾炎由於闌尾位置高而深, 臨床症狀常不典型, 不易發現, 明確診斷後, 不必有太多恐懼, 應積極手術處理病灶, 一般預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