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海石鱉的功效與作用

海石鱉是非常有營養的珍貴藥材, 經常吃海石鱉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食用海石鱉呢, 食用海石鱉對於我們的身體具體能夠起到怎樣的好處呢, 我們需要懂得一些海石鱉的專業知識才能回答這些問題。

【別名】 石鱉、海八角毛、八節毛

【來源】 藥材基源:為陷板石鱉科動物紅條毛膚石鱉、銼石鱉科動物函館銼石鱉及多種石鱉的全體。

【原形態】 1.紅條毛膚石鱉, 體卵圓形, 長27-33mm, 寬16-21mm。 體色變化大, 多為灰綠色或青灰色。 背腹扁平, 頭在馮下方, 無眼及觸角, 有一短而下彎的吻, 吻中為口,

口內齒舌很長。 背面中央突起, 有呈覆瓦狀排列的石來質殼片8塊, 暗綠色殼片中央具有3條紅色色帶。 前端頭殼頂部較光滑, 邊緣部分有低平粒狀突起, 腹面前方的嵌入片有齒裂5個。 近兩端的殼片長寬略相近, 中間的殼片略寬, 峰部有縱肋, 翼部有較大的顆較狀突起, 嵌入片的翼部位置具1個齒裂。 尾殼片較小, 前緣中央微凹, 後緣弧形, 表面有顆料狀突起, 嵌入後區兩側各具1齒裂。 在殼片的四周置有一圈外套膜, 形成較寬的環帶, 呈深綠色, 其周圍相間布有18叢棘束。 腹面平擔, 足扁而寬, 幾占整個腹面。 足與外套膜之間形成一較狹的外套溝。 溝中有鰓22-24對。 鰓列長約為足長的2/3。 生殖孔和排泄孔位於外套溝稍後端。 肛門位於足的後方。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棲息於潮間帶岩石上, 北方可生活于數米深的淺海。 能緩慢匍匐爬行于海藻叢中喜附著于岩石石縫或陰處。

【性狀】 性狀鑒別, (1)紅條毛膚石鱉, 全體呈卵圓形, 背面有8塊呈覆瓦狀披列的石灰質的殼片。 殼片暗綠色, 中部有3條紅色色帶。 環帶較寬, 深綠色, 其上面有18叢棘束。 氣腥, 味鹹。

【化學成份】 全體含牛磺酸(taurine), 氨基酸(amino acid), 脂肪(fat), 蛋白質(protein)等。 還含兩種新類胡蘿蔔素;(3S, 4R, 3R, 6R)-β, ε-胡蘿蔔素-3, 4, 3-三醇[(3S, 4R, 3R, 6R)-β, ε-carotene-3,4,3-triol]和(3R, 4R, 3R)-β, β-胡蘿蔔素-3, 4-3-三醇[(3R,4R,3R)-β,β-carotene-3,4,3-triol]。

【鑒別】 理化鑒別(1)取本品粗粉適量, 加石油醚提取, 提取液濃縮至幹, 殘渣加氯信2ml溶解後移入小試管, 沿管壁滴加濃硫酸1ml, 靜止10min, 上層顯橙紅色, 並有藍色螢光, 兩液介面呈血紅色環。

【性味】 味鹹;性寒

【功能主治】 化痰散結;清熱解毒。

主頸淋巴結結核;麻風病;慢性氣管炎

【用法用量】 內服:焙焦研末, 2-6g。

【摘錄】 《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麼是海石鱉, 我們知道海石鱉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所以我們要善於利用海石鱉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