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咳嗽持續兩周還伴有低燒 要警惕肺結核

近日, 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某中學爆發了結核病聚集性疫情, 被稱為“白色瘟疫”的結核再一次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那麼為什麼肺結核會發生聚集性疫情?一旦發生, 又該怎樣預防呢?南京市第二醫院結核科茅惠娟主任醫師向大家介紹結核相關知識。 通訊員朱諾張丞記者于丹丹

為什麼結核易發生聚集性疫情

結核是一種多系統性疾病, 有多種表現和特徵, 感染超過世界人口的1/3, 結核病最常見形式是肺結核, 其傳染途徑主要是通過排菌者咳嗽、咳痰、打噴嚏時將帶有結核分枝桿菌的飛沫散播于空氣中形成氣溶膠,

健康人群吸入帶有結核分枝桿菌的飛沫可在體內形成感染——這種經呼吸道傳染的特性, 使得肺結核較易在人群間傳播。

感染人群中約有5%的感染者會在短時間內發展成活動性結核患者, 而約95%感染者的結核分枝桿菌會進入長期的“潛伏”狀態, 在這部分人群中約有5%會在幾年至幾十年後從潛伏狀態發展成活動性結核病。

結核沒那麼可怕, 無需談“核”色變

茅主任強調, 首先得明確一點, 並不是所有結核都具傳染性, 一些肺外結核不具有傳染性, 如單純的結核性胸膜炎、骨結核、淋巴結核等均無傳染性, 因為患者肺部沒有病灶, 不會通過呼吸道排菌, 同時, 肺上病灶鈣化和纖維化病變的陳舊性肺結核患者也不具有傳染性,

因為這些患者痰液內找不到結核桿菌, 只能提示患者曾經患過結核, 不需作任何處理, 就好比手上的傷口癒合以後留下的疤痕不需治療一樣。

另外, 全球約三分之一的人群感染結核分枝桿菌, 但僅有5%-10%的感染者發展為不同類型的臨床結核病(80%以上為肺結核)。 所以說, 沒有罹患肺結核, 並非你沒有接觸過結核菌。 為了避免結核, 我們平時要注意:

1、飲食規律, 多吃蛋白含量高的食物;

2、勞逸結合, 保證充足的休息;

3、適當鍛煉, 增強體質;

4、根據天氣穿衣, 勿貪涼;

5、家庭多開窗通風, 不要長期待在空調房;

6、避免在人群密度大的地方長時間逗留, 如網吧、麻將館等。

身邊有肺結核病人, 該怎麼辦

茅主任介紹,

如單位、學校或者密切接觸過肺結核患者的人群, 可以去醫院進行健康體檢, 以助早發現、早診斷及早治療。

1、痰結核菌檢查:(1)痰塗片檢查。 痰結核菌檢查簡便易行, 準確性較高, 痰中查出結核菌, 就能確診患了結核病。 雖然是診斷肺結核的“金指標”, 但陽性率低是美中不足之處。 (2)痰結核菌培養, 結果可信度高, 並能做結核菌藥敏試驗, 但需時6-8周, 應用受到限制。

2、x線檢查胸部:x線檢查不但可以早期發現結核病, 而且可以確定病灶的部位、性質、範圍, 瞭解發病情況及用於治療效果的判斷, 並且開展方便, 病人樂於接受。 胸部CT可以發現較小的或隱蔽部位的病變, 可以彌補一般x線檢查的不足。

3、大約86%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和95%痰塗片陽性肺結核患者有可疑症狀。

主要可疑症狀包括:咳嗽持續2周以上、咯血、午後低熱、乏力、盜汗、月經不調或閉經, 有肺結核接觸史或肺外結核。 上述情況應考慮到肺結核病的可能性, 要進行痰抗酸桿菌和胸部x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