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馬勃的功效與作用 馬勃的藥用配方

導語:馬勃屬擔子菌馬勃科, 俗稱牛屎菇或馬蹄包。 嫩的時候為白色, 圓球形似蘑菇, 但比蘑菇大, 新嫩如豆腐。 長老後呈褐色而虛軟, 用手指彈會有粉塵飛出來, 內部如海綿。 乾燥的子實體可做中藥用, 性平味辛, 主要用作局部止血藥, 清肺, 利咽, 解熱等。

馬勃的功效和作用:

1、止血作用:脫皮馬勃對口腔出血性疾患有明顯的止血效能, 不亞於澱粉海綿或明膠海綿, 對鼻出血亦有效。 原理未明。

2、抗菌作用:體外試驗, 脫皮馬勃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及肺炎雙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對少數致病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煎劑中含大量色素, 經用活性炭脫色後, 抗菌作用大減。 埃蕈新鮮子實體的壓榨汁, 給動物注射, 可毒害毛細血管, 引起內臟出血。

3、咽喉腫痛, 不能咽物:用馬勃一分、蛇蛻一條, 澆為末, 棉裹一錢, 含咽。

4、失音:用馬勃、馬牙硝, 等分為末, 加沙糖和成丸子, 如芡子大。 噙口內。

5、久咳:用馬勃研為末, 加蜜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 白湯送下。

6、積熱吐血:用馬勃感想為末, 加沙糖做成丸了, 如彈子大。 每服半丸, 冷水化下。

7、妊娠吐血及鼻血:用馬勃研為末, 濃米湯送服半錢。

8、抗癌:大馬勃製劑經動物試驗, 有顯著的抗癌活性。

9、損傷血管:埃蕈新鮮子實體的壓榨汁, 給動物注射, 可損害毛細血管以致內臟出血。

10、抗細菌和真菌:紫色馬勃的製劑對細菌和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馬勃的藥用配方:

1、治咽喉腫痛, 咽物不得:蛇脫皮一條(燒令煙盡), 馬勃一分。 上藥細研為散, 以綿裹一錢, 含咽津。 (《聖惠方》)

2、治急喉閉:馬屁勃、焰硝各一兩。 上為末, 每用一字許, 吹入喉內, 吐血出, 愈。 (《經驗良方》)

3、治久嗽:馬屁勃不以多少, 細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 湯送下。 (《普濟方》馬屁勃丸)

4、治聲失不出:馬屁勃、馬牙消等分, 研末, 沙糖和丸芡子大, 噙之。 (《摘元方》)

5、治吐血:馬屁包, 為末, 砂糖丸如彈子大, 每服半丸, 冷水下。 (《袖珍方》)

6、治妊娠吐衄不止:馬勃末, 濃米飲服半錢。 (《聖惠方》)

7、治大頭天行, 初覺憎寒體重, 次傳頭面腫盛, 口不能開, 上喘, 咽喉不利, 口渴舌燥:黃芩(酒炒)、黃連(酒炒)各五錢, 陳皮(去白)、生甘草、元參、柴胡、桔梗各二錢,

連翹、板藍根、馬勃、鼠粘子、薄荷各一錢, 僵蠶、升麻各七分。 為末, 湯調, 時時服之。 或蜜拌為丸, 噙化。 (李杲·普濟消毒飲)

8、治臁瘡不斂:蔥鹽湯洗淨, 拭幹, 以馬屁勃末敷之。 (《稗史》)

9、治癰疽:馬勃擦粉, 米醋調敷即消;併入連翹少許, 煎服亦可。 (《外科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