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當心別嘌呤醇引起的藥疹 須遵醫囑用藥

近日有一位老人, 出現皮疹5天。 胸背部先發, 表現為粟粒大小紅色丘疹、紅斑、皮疹逐漸融合呈暗紅色, 伴瘙癢, 不劇烈, 未有水皰糜爛, 未重視。 3天前出現畏寒、發熱, 體溫最高38.8℃, 以為是感冒服用了感冒藥。 1天前出現口腔、眼結膜糜爛。 到皮膚科就診, 醫生認為是藥物特別是痛風藥物引起的這些症狀。 後來家屬到家裡拿來藥瓶, 一看是別嘌呤醇。 最後診斷:重症多形紅斑型藥疹(別嘌呤醇引起)。

別嘌呤醇在體內對黃嘌呤氧化酶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常用來治療痛風, 以控制高尿酸血症。 由於近年來人們飲食結構與生活習慣的改變,

服用別嘌呤醇的患者亦隨之增多。 別嘌呤醇引起藥疹也逐漸引起大家的重視, 且別嘌呤醇多引起重症藥疹, 在重症藥疹致敏藥物中居首, 占重症藥疹比例約在20%左右。 甚至可以引起過敏性休克等症狀, 病死率較高, 應引起足夠重視。

專家提醒要預防藥疹的發生, 須遵醫囑用藥, 自己不要濫用藥物;不要買郵購藥物。 專家提醒,病人在使用藥物前要瞭解自己有無藥物過敏史, 如果有則應該避免服用該藥物, 並在每次就診時告訴醫生。 病人在用藥過程中, 如出現皮膚瘙癢、發熱、皮疹等, 應及時諮詢醫生。 如果懷疑已出現的不良反應又暫時找不到致敏藥物時, 應仔細記錄服用的藥名、時間和劑量, 交由專科醫生進行分析。

陳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