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如何預防化療引起的“嘔吐”?

本文指導專家:

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協作中心主任委員、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 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吳一龍教授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徐瑞華教授

浙江大學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腫瘤內科主任潘宏銘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化療科副主任胡夕春教授

圖一:吳一龍教授會議致辭

目前癌症已經成為我國第二大致死疾病。 多數癌症病人都需要化療, 而對許多接受化療的病人來說, 噁心嘔吐如夢魘般相隨。 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協作中心主任委員、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

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吳一龍教授表示:“化療引起的噁心和嘔吐是最常見的化療不良反應, 可能導致代謝紊亂、機體功能受損、營養不良、創口癒合延遲, 甚至使患者拒絕進一步化療等,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和抗腫瘤治療效果。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為腫瘤治療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是一個亟待滿足的醫學需求。 ”

75%以上的化療藥物均會導致噁心、嘔吐

鋼琴教師羅敏不幸被診斷出乳腺癌, 從拿到了確診單的那一刻開始, 她和家人選擇了與病魔鬥爭。 然而, 化療引起的反復噁心和嘔吐讓她寢食難安, 痛苦不堪。 無助與惶恐, 無奈與悲傷, 吞噬了原本幸福的家和美好的生活, 現在, 她甚至只要一走進醫院大門,

就會抑制不住開始幹嘔。 她問:“化療可能挽救我的生命, 但我已經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我該怎麼辦?”

浙江大學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腫瘤內科主任潘宏銘教授說:“世界上有一類噁心嘔吐令人欣喜, 那是懷孕的妻子告訴丈夫有喜了;也有一種噁心嘔吐令人絕望, 那是腫瘤化療引起的, 需要醫務人員高度重視”。 化療是許多癌症患者的重要治療手段。 然而, 伴隨化療的是脫髮、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據研究, 75%以上的化療藥物均會導致噁心、嘔吐, 而化療帶給患者的痛苦常常會使他們對繼續治療望而卻步, 有的甚至因此喪失了生活的信心, 放棄了治療的機會。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徐瑞華教授強調:“對這類不良反應的預防和治療非常重要,

其重要性不亞於化療方案本身。 ”

新藥助力化療患者:拒絕嘔吐, 安心治療

與會專家們形象地解釋, 化療引起的噁心和嘔吐, 由兩條關鍵通路調控——一個是人的中樞通路, 另一個是外周通路。 急性CINV是指在化療0~24小時內發生的反應, 主要由外周通路掌管;遲發性CINV發生在化療後24~120小時內, 主要由中樞通路掌管。 在目前的臨床治療中, 雖然有很多藥物可以抑制急性反應, 卻仍需要可以有效作用於中樞通路的藥物, 控制遲發性的噁心嘔吐。

徐瑞華教授說:“新藥意美是全球第一個高度選擇性的NK-1受體拮抗劑, 可以穿過血腦屏障, 高選擇性、高親和性地佔領大腦中的NK-1受體,

從而在中樞層面抑制CINV的根源。 它可以用於預防高度致吐性抗腫瘤化療的初次和重複治療過程中出現的急性和遲發性噁心和嘔吐。 ”目前, 意美已在全球90多個國家獲得註冊批准並上市, 全球使用已超過1000萬個化療療程, 幫助廣大腫瘤患者緩解了因化療而引起的噁心嘔吐, 安心治療, 從而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品質。 據悉, 意美在中國上市後的價格大約600-700元/週期。

新版中國《腫瘤治療相關嘔吐防治指南》發佈

作為預防高致吐性抗腫瘤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的一線用藥和推薦用藥, 意美得到了《美國國家癌症綜合網路臨床應用指南》等歐美權威指南的一致推薦。 同步在新聞發佈會上, 2014版的中國《腫瘤治療相關嘔吐防治指南》也正式發佈。

指南強調了預防化療引起的噁心和嘔吐對患者和化療方案執行的重要性, 闡述了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的類型、原因和治療原則, 介紹了NK-1受體拮抗劑止吐藥物的作用機理及用法, 還給出了抗腫瘤藥物的催吐性分級以及預防方法。 指南明確推薦, 使用5-HT3受體拮抗劑、地塞米松和NK-1受體拮抗劑三藥聯合方案, 預防高度催吐性化療方案引起的噁心和嘔吐。

專家媒體關愛患者:戰勝嘔吐, 美好心意

在中國, 成千上萬的腫瘤患者正在進行或等待著化療。 在會上, 數百位專家、醫生, 以及媒體記者用心願卡、微博、微信等形式, 加入了“戰勝嘔吐, 美好心意”的公益倡議活動, 希望患者不再承受化療帶來的噁心嘔吐的痛苦,

安心地接受治療。

在大會倡議板上, 一名醫生寫到:“延長患者生命與提高生存品質一樣重要, 幫助患者預防副反應是我們的職責。 ”還有專家感慨地寫道:“這個新藥我等了十年, 等來了。 ”還有一位患者留言說:“因為不吐了, 我才願意接受全身化療。 ”有媒體記者寫到:“我們説明患者的方式就是努力傳播正確的疾病知識, 教育大眾。 ”還有記者說:“我們感同身受, 我們共同祝福——科學與愛可以幫助患者戰勝病魔!”

在發佈會現場, 數百位元專家以及媒體記者還發起了“拒絕嘔吐, 美好心意”的公益倡議活動, 號召臨床醫生、媒體、患者、家屬及公眾, 攜手關愛化療患者, 關注他們的治療需求, 規範化療不良反應的預防, 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和治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