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常見的中耳炎誤區,如何預防中耳炎?

因為患化膿性中耳炎, 鼓膜必然穿孔, 所以平時洗臉、洗頭、洗澡時不要使污水進入外耳道內。

1.因為患化膿性中耳炎, 鼓膜必然穿孔, 所以平時洗臉、洗頭、洗澡時不要使污水進入外耳道內。 化膿性中耳炎的病人也不能游泳, 否則不僅耳內的膿液會污染游泳池的水, 有礙公共衛生, 而且污水灌入耳內也會加重病情。 即使耳朵已不流膿, 也需經過醫生檢查, 證明鼓膜確實已完全修復, 才可游泳, 否則進水極易復發。

2.傷風感冒併發急性鼻炎很難避免。 應當注意擰鼻的方法, 即用手指壓住一側鼻孔, 稍用力向外吹氣,

對側鼻孔的鼻涕即可擤出。 一例擰完, 再擰另一側。 或者將手帕、衛生紙放在鼻前方, 不壓鼻孔, 用手輕輕扶放在鼻兩側, 只是用力由鼻孔向外吹氣, 將鼻涕擰在衛生紙或手帕中。 如果鼻涕過於粘稠, 不易擰出時, 可以滴用麻黃素藥液, 使鼻腔粘膜血管收縮, 鼻道增寬, 然後再擰, 就容易將鼻涕擰出了。

3.平時要加強身體鍛煉, 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避免傷風感冒, 不要過度疲勞。 煙酒過度也是復發的原因之一。

防治中耳炎的誤區

誤區一:沒有耳痛、耳道流膿, 就不是中耳炎

專家觀點:並非所有中耳炎都有耳痛和耳道流膿。

專家分析:中耳炎包括急性、慢性細菌性(化膿性)中耳炎, 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 膽脂瘤型中耳炎等類型。 耳道溢膿, 急性期有耳痛是化膿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狀。 分泌性中耳炎一般無耳道流膿症狀, 也較少出現耳痛, 可僅有耳悶、聽力下降等問題。 部分膽脂瘤型中耳炎也可無耳道流膿症狀。

由於分泌性中耳炎症狀輕微, 一般不出現耳痛和化膿, 故易被漏診、誤診。

值得注意的是, 兒童期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高發期, 因為兒童的咽鼓管較平直, 鼻咽腔較小, 鼻炎鼻竇炎較多見, 當發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 咽鼓管黏膜容易水腫, 繼發咽鼓管阻塞, 導致分泌性中耳炎。 同時, 由於兒童一般不會主訴症狀, 故更易延誤治療。 家長若發現孩子在看電視時將聲音開得過響, 或者在與人交談時, 要求別人講得響一些等異常情況時, 一定要提高警惕。


誤區二:非化膿性中耳炎發病率低、危害小

專家觀點:非化膿性中耳炎的危害不亞於化膿性中耳炎。

專家分析:非化膿性中耳炎由於症狀不明顯, 常在“不知不覺”中導致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害, 與“顯而易見”的化膿性中耳炎相比, 患者的早期就診率低,

治療不當或延誤治療容易發展成慢性中耳炎, 危害更大。 隱匿性膽脂瘤型中耳炎還會引起面癱、腦膜炎、腦膿腫等併發症, 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誤區三:只要有耳道“出水、流膿”, 就是中耳炎

專家觀點:耳道“出水、流膿”, 原因很多。

專家分析:除中耳炎外, 不少耳科疾病也有“出水”症狀。 比如外耳道炎, 有時可表現為耳道“出水”, 伴細菌感染時, 會有流膿。 其與中耳炎的主要區別是前者鼓膜完整, 無穿孔。 此外, 外耳道毛囊癤腫破潰、外耳道腫瘤繼發細菌感染時, 也可有流膿的表現。

誤區四:耳道流膿時, 不宜手術

專家觀點:耳道流膿時手術不影響手術效果。

專家分析:以前, 由於受醫療技術水準的限制, 大多數慢性中耳炎和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均採用藥物保守治療。

若確實需要手術, 必須在停止流膿半年以上才能實施, 否則會影響手術效果。 如今, 由於耳科顯微技術的發展, 反復發作的慢性中耳炎患者即使在化膿期也可以接受手術, 不必顧慮流膿是否會影響手術效果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