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小孩尿床是怎么回事 明確原因好治療

對于年紀較小的孩子來說, 尿床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 可能是由于睡前喝了太多水, 之后因進入深度睡眠難以控制排尿所致。 但正常情況下, 當孩子長到一歲或一歲半時, 就已經具備夜間控制排尿的能力, 尿床的情況也會大大減少, 但是有的孩子可能三四歲了, 還有尿床的問題, 這就需要引起重視, 那小孩尿床是怎么回事呢?

小孩尿床的常見原因:

一、非病理性原因

1.遺傳因素

據流行病學證明, 遺尿癥有明顯家族聚集性。 如果孩子的雙親都曾有過遺尿現象, 那么后代發生幾率在80%左右, 如果只是一人單發, 發病率為25%左右。

2.排尿習慣不良

部分患兒出現尿床的問題, 可能是尿布使用時間過長, 導致喪失控制排尿的習慣。 有的父母可能沒有掌握訓練孩子排尿的方法, 會讓孩子自主排尿, 但沒有觀察是否真的排尿。 如果僅在便盆附近玩耍, 沒有排泄,

是無法構成條件反射的, 反而可能會造成排尿困難。 另外, 還有部分媽媽會在夜間強制把孩子弄醒, 不顧掙扎、抵觸和哭鬧, 必須排尿才能離開便盆, 那么這樣孩子也會對排尿產生恐懼緊張的心理, 也不利于養成規律排尿的習慣。

3.心理因素

少部分患兒突然尿床,

可能是不良心理因素所致, 例如剛經歷親屬死傷、父母離異、居住環境嘈雜、黑夜恐懼等, 都可能導致孩子出現遺尿的情況。 還有的孩子因尿床而受到家長不少責備和打罵, 這也會長期處于過度緊張狀態中, 生怕睡后再次尿床, 進而有自卑心理, 會使遺尿情況反復發生。 而嚴重的心理刺激, 可能會讓掌握控制排泄能力的孩子重新發生遺尿, 甚至到成年后都無法改變。

二、病理性原因

1.神經調節功能不全

正常情況下, 在膀胱充盈后, 會產生排尿沖動, 進而刺激到脊髓排尿中樞。 但如果神經調節功能發育不良或者失調, 那么在睡眠時, 大腦皮層會持續保持尿急沖動, 進而在膀胱刺激下, 發生遺尿。

2.膀胱充盈不敏感

如果大腦皮層對膀胱充盈狀態不敏感, 無法自覺排尿, 或者大腦皮層對膀胱控制力較弱, 導致膀胱出現自主收縮的問題, 也會發生遺尿。

3.其他疾病

當患上尿路感染、尿道炎、脊髓損傷、繞蟲病、膀胱容積過小等疾病后, 可能會引發遺尿癥。 但大多數遺尿癥是非疾病因素引起的,

多數是腦神經問題或者是不良環境刺激所致。

通過上文可以了解, 引起小孩尿床的原因有很多, 建議家長朋友們可以先觀察, 在正確的訓練孩子排尿習慣后, 如果沒有得到改善, 建議及早就醫, 篩查是否有神經調節功能不全、膀胱充盈不敏感等疾病問題, 再對癥治療, 避免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