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新生兒抽搐原因有哪些

導致新生兒抽搐的原因比較多, 首先和新生兒大腦發育還不完善有關, 因為中樞神經系統還在發育當中, 所以容易出現這樣的抽搐的現象, 這屬於生理性的抽搐, 孩子生長發育會逐漸的改善, 最後會消失, 但是如果出現呼吸暫停, 皮膚紫紺等比較嚴重的情況, 這有可能是疾病的原因引起的。

1、感染性疾病

如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新生兒破傷風、肺炎等也常引起抽搐, 多發生於生後3-7天。 這些疾病在新生兒期由於體現不典型, 不能及時診斷和醫療, 也往往造成嚴重後果。

2、代謝異常

如低血糖、低血鈣、低血鈉、高血鈉、維生素B缺少等, 也是新生兒抽搐比較常見的原因。 其餘, 如腦發育不全、新生兒溶血病引起的核黃疸等也會發生抽風。

3、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多見於顱內出血、腦膜炎、核黃疸及腦發育畸形等;

4、新生兒破傷風

常於生後4~6日出現抽搐, 同時伴牙關緊閉;

5、代謝紊亂低鈣、低鎂血症以及低血糖患兒可發生抽搐

新生兒抽搐是常見症狀之一, 發病率較高, 是許多疾病的一個症狀, 其臨床表現不典型, 有時不易辨認, 常表現為陣發性眼部活動(瞬目、眼球轉動或震顫)及口頰部抽動。 顱內出血和新生兒窒息引起的腦組織缺氧是新生兒抽搐最常見的原因。 多發生於生後12天, 倖存者日後有可能出現癲癇、偏癱、智商低下、腦積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