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越活越健康 冬季養生小常識

文章導讀

養生保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進入冬季人體抵抗力下降, 正是養生的好時節, 養生最好是從生活的小處開始注意,

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幾點冬季養生小常識。

一、少肉多豆。

一個人每天最好只攝入瘦肉75克, 即一副撲克牌大小的一塊。 其中, 體力勞動者、男性可以多吃紅肉, 腦力勞動者、女性及身體機能退化的老人, 應多吃白肉。 尤其是患有肥胖、心臟病、高血壓等的人, 更應少吃肉, 多吃豆製品。 豆子被稱為“地裡長出來的肉”, 特別是用大豆做的各種豆製品, 比如水豆腐、豆腐絲、豆腐乾、豆腐皮之類, 都是提供蛋白質的好食品。

二、少鹽多醋。

鹽不僅會偷走你身體裡的鈣, 還會帶走正常的血壓。 自家做飯時, 除了少放鹽, 也要儘量控制醬油、番茄醬、辣椒醬、咖喱等調味品的攝入量。 更要小心看不見的鹽, 比如餐館中紅燒菜、燉菜等菜品, 薯片、罐頭及速食方便食品中都含較多的鹽。

醋則稱得上是廚房裡的保健調味品了, 炒菜時不妨放一點, 用米醋醃泡菜可以降血脂, 用陳醋配著麵食吃能助消化, 做魚和骨頭湯的時候放點醋, 還有助於其中鈣質的吸收。

三、少食多嚼。

想管住自己的嘴, 不妨嘗試以下幾招:在感到有點兒餓時開始吃飯, 而且每餐在固定時間吃;每次少盛一點, 或使用淺盤和透明餐具;吃飯至少保證20分鐘, 因為從吃飯開始, 經過20分鐘後, 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信號。 一般來說, 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 有助消化, 避免發胖, 還能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 不妨用小湯匙代替筷子, 或者輪流使用勺子和筷子吃飯, 即使想快也快不起來, 保證每口食物都能充分咀嚼。

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掌握一些冬季養生小常識, 使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有品質。